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蜃楼志

蜃楼志

又名《蜃楼志全传》 清庾岭劳人撰。此书的作者、生平事迹无考。从书中大量出现的粤东山川形势、风土人情来看,作者可能是粤地人。最早刻本的刊刻年代是嘉庆九年,大致可以确认书成于乾嘉时期,作者亦是此时期的人。《蜃楼志》全书二十四回,以洋商苏万魁之子苏吉士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他容貌英俊,性格温柔,不喜读书,厌烦经商,而一味迷恋女色、贪图享乐;其父苏万魁因主持与洋商的贸易,积有大量财富,被新任海关监督赫致甫敲诈;赫致甫骄奢荒淫,姬妾众多,鱼肉百姓,贪得无厌;官逼民反,姚霍武率众起义,抗击官兵。作品以清新洗炼的文笔,成功地刻画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商业买办资本家的艺术形象,真实地描摹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世态人情与风俗习性,展示了乾嘉“太平盛世”之末,社会的黑暗、封建统治的腐败、下层民众的反抗这样一幅山雨欲来的历史画面。《蜃楼志》艺术成就也较突出,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写广东官场、写洋行极为真切,颇具时代特征。小说的头绪很繁复,但却不散、不乱。巧妙地运用苏吉士这一人物前后贯穿起来,时而花前月下、灯红酒绿的日常琐细生活,时而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张驰有致,疏密相间。另外,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既有贪官污吏,又有帮闲篾片;既有红男绿女,又有江湖匪盗,通过众多人物的命运和遭际,表现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小说文笔俏丽、简洁,较少斧凿痕迹。但是,小说中有不少摹仿《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等书的细节描写,并且因袭的痕迹很明显。不过,从整体上看,《蜃楼志》不失为清代《红楼梦》之后的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受明中叶以来秽词淫曲的影响,本书在许多地方对男女之情有过分的渲染,流露出不健康的情调,这是它在清代遭禁,湮灭无闻的基本原因。本书有清嘉庆九年(1804)刊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八卷本,不详刻本年代的二十四卷本、咸丰八年(1858)刻《蜃楼志全传》本。还有谭正璧藏石印六卷改名《盖世无双情中奇》本。今人校点本有两种,一是1987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蜃楼志全传》,一是1988年齐鲁书社的《蜃楼志》。

猜你喜欢

  • 印存初集

    二卷。印存元览二卷。清胡正言撰。胡正言字日从,海阳(今广东潮安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只知其以摹印称名一时。此书是胡正言的印谱,《印存初集》是以朱印之,《印存元览》是以墨印之。大抵名字印为十分之八,

  • 庄子集释

    一卷。清郭庆藩(详见《说文经字正义》)撰。前人注解《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

  • 江右名贤编

    二卷。明喻均、刘元卿同撰。喻均,新建(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元卿生平事迹见《易大象观》条。该书主要记载江西一省有名人物之事迹。万历年间,巡按江西御史陈大夔欲

  • 千秋金鉴录

    一卷。旧本题唐张九龄撰,但实系托名伪撰。明王士祯《皇华纪闻》说:“隆庆间,曲江刻张文献《千秋金鉴录》一卷,又伪撰序表。平湖陆世楷为南雄守,著论辨之。此等谬伪,凡略识之无者亦不肯为,而粤中新刻《曲江文集

  • 归愚诗文全集

    六十七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膺举博学鸿词。乾隆三年(1738)举人。次年成进士,时已六十七岁。此后则以诗受知于乾隆皇帝,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①十八卷,宋李焘(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撰。书中所记皆北宋事迹,体例与《宋史全文》约略相同,而缺漏甚多,考《宋史·艺文志》及焘本传,皆无此书,盖因焘有《续通鉴长编》,故假托其名。有浙江鲍士恭藏本。②

  • 鄞县志

    七十五卷。清戴枚修,张恕纂。戴枚光绪初年任鄞县知县。此志为同治十三年(1874)修,稿本,全书七十五卷,目为建置表、星野、疆域、风俗、乡里、城池、公署、坊表、山川、水利、户赋、学校、书院、兵制、海防、

  • 等韵简明指掌图

    图一卷,论一卷。清张象津撰。象津字汉渡,山东新城人。尚著《白云山房诗集》、《白云山房文集》、《考工释车》、《离骚经章句义疏》等。张氏嘉庆乙亥年(1815年)自序云:“今年诸孙幼稚者,欲使知平仄,其才敏

  • 枫山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章懋(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尧,浙江兰溪人。成化二年(1466)举进士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疏谏元夕张灯,庭杖谪官,迁福建按察司佥事,政绩甚

  • 罗圭峰文集

    三十卷。明罗(?-约1519)撰。罗字景鸿,江西南城人。成化末年(1487)领京闱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僚属畏惮。谥号文肃,学者称圭峰先生。著有《罗圭峰文集》。据周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