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春集
六卷。元刘秉忠(1216-1274)撰。刘秉忠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上人。辅弼忽必烈建立元朝,制定各种制度。据《元史》本传,集本十卷。今明刻本佚其杂文四卷,唯存六卷。前五卷为各种诗,是作者早年在漠北藩府及随军进攻大理时作,内容多歌咏边地风物。后一卷附录诰敕碑铭行状。有元至元(1287)刊本,阎复序;明天顺二年(1458)处州知府马伟刊本等。
六卷。元刘秉忠(1216-1274)撰。刘秉忠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上人。辅弼忽必烈建立元朝,制定各种制度。据《元史》本传,集本十卷。今明刻本佚其杂文四卷,唯存六卷。前五卷为各种诗,是作者早年在漠北藩府及随军进攻大理时作,内容多歌咏边地风物。后一卷附录诰敕碑铭行状。有元至元(1287)刊本,阎复序;明天顺二年(1458)处州知府马伟刊本等。
一卷。胡元玉录。胡氏主讲于湖南衡山县研经书院时,将课试经业汇成此集,名曰《研经书院课集》。卷首有督学使者张预的序文。该书以训诂贯通,广征博引,不拘一家之言,集诸家说经之所长,因此往往自出新义。但也有不
二卷。明应廷吉撰。应廷吉原名喜臣,字棐臣,浙江鄞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天启丁卯(1627年)进士,曾任砀山知县,淮安府推官,佐史可法幕,赴军前为监纪。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足智多谋,善风鉴,于史可法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是书引《路史》“孔子见孝经文成而天道立,乃斋以白之天,则玄云涌北极,紫宫开北门,角亢星北落司命。天使书题,号云孝经篇目。玄神辰裔,某知元命,使阳衢乘此麟,下告
一卷。马衡撰。马衡(1881-1955),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192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1925年以后任故宫博物馆副馆长、馆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马
一百三十卷。宋敏求编。宋敏求(1019-1079),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历史学家。父绶,官至知枢密院事,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藏书万卷,亲加校勘。敏求,赐进士及第,被荐为《新唐书
八卷。清张佑(生卒年不详。)撰,张佑字干伯,别字春洋子。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人。此集由作者自作弁言。四十四岁以前作品由同年友岳震川删存;四十五岁至六十一岁作品由宗弟张屏山删存;六十二岁以后
七卷。明祝允明(详见《浮物》条)撰。此书是作者论古之言论。举例有五种,一为举,是是也;一为刺,非非也;一为说,原是非之故也;一为演,布反复之情也;一为系,述古作以证斯文也。卷一至卷三皆评论人物;卷四评
二卷。明周拱辰撰。拱辰字孟侯,桐乡(今浙江桐乡)人,明于经字。明亡隐居,屡征不起。著有《公羊墨史》二卷、《南华真经隐史》九卷、《离骚草木史》十卷、《离骚拾细》一卷、《圣雨斋诗文集》十卷、《问鱼篇》一卷
六卷。左桢(约清末民初人)撰。左桢字绍臣,江苏高邮人。左桢自幼家贫,无藏书,经史子集皆借读手录,治学颇为艰辛。自认为文艺为末,躬行为本,明经必期致用。左桢早年在杭州、金陵颇俱文名,清末学者俞樾赞其经史
二卷。元周闻孙(生卒年不详)撰。闻孙,字以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此集前有永乐(1421)邹缉序。称其年三十五举进士。会试中乙榜。揭傒斯荐入史馆,奏修宋、辽、金三史应以宋为正统,不合统治者意图,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