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耐庵文存

耐庵文存

六卷。诗存三卷。清贺长龄(17851848)撰。贺长龄,字耦庚,晚自号耐庵,湖南善化人。嘉庆进士,历官至官兵部尚书。官湖南按察使任内,使狱无积案,为一时良吏,百姓感戴而歌之。其为文章皆缘事而作,不为泛论浮语,其意切中时敝,解民疾苦。书序、诗序平实可采,无溢美之词,有独到之见。记事文章亦由衷而发,《黔省下游各营专设捕盗兵丁议》,力排庸吏陋见,以便民为务,汰除陈规,深得黎民百姓拥护。其人平生专心理政,不甚刻意词章,然其诗亦气体清峻,真意盎然。他尚辑有《皇朝经世文编》,著有《耐庵公奏议公牍》,注有《孝经注》。是集今存咸丰十一年(1861)刻本。

猜你喜欢

  • 玉唾壶

    二卷。明王一槐(生卒年不详)撰。王一槐,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明万历末官临淄县知县。此书即是王一槐在临淄任官时所作。内容皆为辨证经史之言,书首有自序,谓书之朽墙,敛之唾壶,满而册脱,因以名焉。其中如

  • 闲居录

    一卷。元吾丘衍(1268-1311)撰。吾丘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详见《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学问淹通。艺尤精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札记。此书即其札记手稿,

  • 方舟集

    二十四卷。宋李石(约1177前后在世)撰。李石,本名知几,后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资阳(今四川资阳县)人,生卒年不详。李石为学问气节之士,少好学能属文,曾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1162),

  • 诗经疑问

    十二卷。明姚舜牧撰。舜牧字虞佐,自号承庵,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领万历乡荐,令新兴,再令广易。著有《易经疑问》、《书经疑问》、《诗经疑问》、《礼记疑问》、《春秋疑问》、《孝经疑问》等。是编

  • 春秋集要

    十二卷。明钟芳撰。钟芳字仲实,琼山(今海南琼山)人。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该书大抵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又采用董仲舒、刘向、刘歆灾异之说,牵强附会,杂乱无章,参考价值不大。《四库

  • 周易新讲义

    十卷。耿南仲(?-1129)撰。耿南仲,字希道,北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历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等职。为政畏战主和,依违迁就。《周易新讲义》原名《周易解义》,《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卷。耿南

  • 明人文断

    不分卷。未著撰者名氏。本书皆采掇前人论文之语,抄录而成。所引如《纬文琐语》、《湖阴残语》之类,世已无传,颇有足资考证者。然舛误冗杂,亦复不少。如所引杜牧一条,本是《李贺集序》所言譬贺之诗,而误以为泛论

  • 四书剩言

    四卷。补二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事详《仲氏易》。此书是汇集毛奇龄杂论《四书》之语而成,前二卷为其门人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远宗所编。补二卷为其门人章大来所编。其书本语录之流,随时杂记,不以经文次

  • 类要

    一百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进礼

  • 蕉雪山房诗钞

    四卷。清张宝屿撰。张宝屿字萼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少时读书养福楼,壮而出游。南穷黔滇,西极关陇。于水见洞庭、彭蠡之大;于山见终南、太华之高。过秦汉之故都,访前贤之遗迹,则所谓卷轴与阅历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