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考古编

考古编

十卷。南宋程大昌(1123-1195)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张海鹏后识),多有可取。如,以白居易《乐府诗》正韦述所记《唐六典》不曾行用之误;以在张掖者乃鲜水非令鲜水,驳章怀太子所注《后汉书·段颍传》之非;以《汉书》比景县当从刘昫《旧唐书》作北景;以荀子所称子弓即仲弓,非臂子弓;以琅琊台碑文证秦以前已尝刻石等,皆精审明晰。再如,《正朔论》谓周人虽首子以命月,而占星命算修词举事仍用夏时;《象刑论》谓是刑官取其法悬之象魏,而不取画衣冠、异章服之说,其持论颇为新异,旁引曲证,亦能有所依据。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诗论》十七篇,反复推阐,大抵谓《诗》有南、雅、颂之名,无国风之名,说极辨博,而实无解于《礼记》之所引。故终为后人驳诘。虽然如此,仍不失为考据精核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虽亚于《容斋随笔》,要胜于郑樵辈之横议也。”评价很高。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学津讨原》、《儒学警语》、《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函海》、《江氏聚珍版丛书》本作《程氏考古编》十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据《儒学警语》本排印,又附以《学津讨原》本所载提要及跋识于后,为较好通行本,但排印时有错字。

猜你喜欢

  • 后汉书琐琐

    六卷。明郝敬撰。郝敬有《前汉书琐琐》已著录,书前有自序,此书当在《前汉书琐琐》之后成书的。《后汉书琐琐》与《前汉书琐琐》体例相同。只是采录的旧注及他自加的铨释,比《前汉书琐琐》少。况诠释中各有所长。如

  • 小谟觞馆集

    十九卷。清彭兆荪(1769-1821)撰。彭兆荪,字湘涵,号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贡生。十五岁应顺天乡试,颇有文名。但屡试不第。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未及而卒。兆荪少时随

  • 三韵易知

    十卷。清朱燮撰。燮字鼎和,号饮山。是书经其戚属杨廷兹重纂。廷兹字右文,号薪瓢。所谓三韵者:律韵、古韵、词韵也。“律韵”依《韵府群玉》,并参考《佩文诗韵》,而别其同异,为作律诗绝句及律赋所用之韵也。“古

  • 襄毅文集

    十五卷。明韩雍(1422-1478)撰。韩雍,字永熙,江苏吴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御史,擢广东副使,进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成化十一年(1475),以贪欲纵酒被劾落职。正德间,谥襄毅。事迹

  • 欧洲史略

    十三卷。无撰者人名,英国人艾约瑟(Joseph,Edkins)译。艾约瑟,英国教士,汉学家。1848年来华传教。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聘为海关翻译。所译西方史书,在当时中国社会有一定影响。书

  • 退一步斋文集

    四卷。诗集,十六卷。清方浚师(1830-1889)撰,清阳湖吕景端(生卒年不详)编校。方浚师,字子严,安徽定远人。咸丰举人,官至直隶永定河道。浚师善诗文,著述颇富,其公牍、笔记及粤行唱和诸作久传于世。

  • 石头魂

    见《女仙外史》。

  • 江苏海塘新志

    八卷,清李庆云撰。李庆云,曾任总办。《江苏海塘新志》光绪十六年(1890)印行本,共八卷。首为图,次为表,次奏疏,次形势,次修筑,次材工,次财用,次善后。江苏省沿海塘工,为人民生计利害所关。在清光绪中

  • 林氏五种

    五卷。民国林金相撰。林金相字品三,分宜(今属江西省)人。治程朱之学,兼修佛道之旨。五种为《察迩言录》一卷、《五五语》一卷、《读书录》一卷、《拟言一卷》、《圭窗集》一卷。大多为针砭时事、反己修身等杂感类

  • 文字蒙求广义

    四卷。清蒯光典(生卒年不详)撰。光典字礼卿,合肥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江南淮扬海道,候补四品京堂,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卒。博览群书,精小学,通史地,张之洞称其学兼今古。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