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素问玄机原病式

素问玄机原病式

一卷。金刘完素(约1120-1200)撰。医经类著作。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属河北)人。人称刘河间。金承安年间,章宗征召不就,又赐号高尚先生。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氏长期在民间行医,颇具盛名。曾研究《内经·素问》十载之久,对运气学说颇有研究。因其擅用寒凉药物,后世又称之为寒凉派。著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三消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荟萃》等书。此书约成于天德四年(1152)。书中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详言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把病症归纳整理为“五运本病”、“六气本病”十一条病机,于十九条中择一百七十六字,演为二百七十七字,以此为纲领,逐条逐症注释阐发,反复辩论,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共二万余言。书中增列燥气一则,提出“六气所伤皆热”、“六气皆能化火”的观点,认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并将病机十九条属于火热的十七种病症扩大为五十余种,在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温病学派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此书为刘氏“火热论”的代表著作,对后世医家如张子和、朱丹溪等人有较深影响,同时亦是研究《内经》病机理论、医疗方法及临床辨证的重要参考文献。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刘河间伤寒三书》本、《刘河间伤寒六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明滇南诗略

    十卷。《续刻》二卷。清袁文典、袁文揆编纂。袁氏兄弟系云南保山人。文典,字仪雅,官广西州学正,著有《陶村诗钞》;文揆,字时亮,官甘肃县丞,著有《食蛤集》。二人生卒年均不详。滇与文化发达的中原,与江浙一带

  • 浚元

    六卷。张必刚撰。张必刚,见《奥衍新书》条。此书不见《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贩书偶记》时令类称“乾隆六年(1741)金陵怀德堂精刊”。

  • 龙城札记

    三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卢文弨字召弓,号矶渔,又号抱经,浙江余姚人。乾隆进士。官至侍读学士,充湖南学政,乞养归田。主讲浙江书院二十余年。著有《抱经堂文集》等。此书为作者掌教常州龙城书院

  • 春秋以俟录

    一卷。明瞿九思撰。九思字睿夫,号慕川,黄梅(今湖北黄梅)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为知县张维翰诬,谪戍塞下。张居正援救,获释。后荐授翰林待诏,力辞不受。卒年七十一。该书多为牵强附会之谈,如以《春秋

  • 上真众仙记

    见《枕中书》。

  • 说文订订

    一卷。清严可均撰。参见《说文校议》。此乃订正段玉裁《汲古阁说文订》之作。严氏称段“援稽抉择,能令治《说文》者获此一编如获数宋本”。但是尚有六十二处与其所见不合,故作此书以订段氏之《订》。如段《订》第二

  • 补纂仁寿县原志

    六卷末一卷,清翁植、杨作霖修,陈韶湘纂。杨作霖,遵义人,曾任仁寿县知县。陈韶湘,邑人,举人。仁寿县志,自道光县令马百龄重修后,同治县孝廉马伯枚复别新旧志。兹篇则为光绪县令翁植嘱陈韶湘所纂,然事未竟而翁

  • 绍陶录

    二卷。宋王质(1127或1135-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居兴国(今属江西)。绍兴年间进士。曾为枢密使张浚幕僚,入为太学正。上疏请孝宗早定战守之策,被忌之者指为异论

  • 弈律

    一卷。明王思任(1574-1646)撰。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任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王思任为礼部右侍郎,后进尚书。居绍兴,城破绝食

  • 春秋三传会纂旁训

    十二卷。清屠用丰撰。用丰,考感(今湖北孝感)人。该书综合《春秋》三传,加以折衷,并略加训释,附在旁边。有清嘉庆戊辰(1808)卧云堂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