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类说

类说

六十卷。北宋末南宋初曾慥(生卒年不详)编。曾储字端伯,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绍兴年间(1131——1162),侨寓银峰,取汉以来百家笔记小说,采掇事实,分类编纂,以成此书。全书共六十卷,二十五卷以前为前集,二十六卷以后为后集。体例略仿唐马总《意林》,所收之书,各删削原文,而取其奇丽之语,仍存原目列于条首。马总《意林》所取甚简,此书所取稍稍宽泛。所取古籍,虽经节录,但未尝改窜一字,如李繁《邺侯家传》下有注曰:“繁于泌皆称先公,今改作泌”,一字之改,犹译慎不苟,并注语说明,足证其治学严谨,非为随意妄改古籍者可比。南宋之初,古籍多存,后渐渐散佚,曾慥精于裁鉴,其所甄录,大都遗闻僻典,后来散佚之书,赖此得存一二,对于保存古籍颇有贡献,足资治文史者参考及广见多闻。今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孝经义疏补

    十卷。清阮福(约1820-?)撰。阮福字喜斋,又字赐唧,阮元第三子,江苏仪征人。官候补郎中。是书全载注疏音义原文,所补以“补”字加以区别。书中仍以郑注为本,唐明皇御注与郑注半存其中,此外唐以前书凡可见

  • ■■亭集

    三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清祁隽藻(1793-1866)撰。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后改为实甫,号春甫,晚号观斋,山西寿阳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同治初,以

  • 恕谷后集

    十卷。《续刻》三卷。清李塨(1659-1733)撰。清初思想家,直隶蠡县(今河北省蠡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官至通州学正。李塨博学工文辞,师博野、颜元,又从毛奇龄论乐律。本集是其所作的古

  • 国文典

    一卷。近代戴克敦(生卒年不详)撰。克敦字懋哉,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此书大抵抄袭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而成,为掩饰之时时杂以他说,不伦不类,更有荒谬至极者,如谓名词分阳、阴、可阴

  • 百川书志

    二十卷。明高儒撰。高儒,字子醇,自号百川子,籍涿州(今河北涿县)。虽为武将,却素喜读书习文,亦好藏聚,与福建陈第(1541-1617)皆为名重一时的藏书大家,且在藏书质量上尤胜一筹。此目仿照宋晁公武《

  • 春秋阐旨

    二卷。清蔡遴元撰。遴元,浯溪(今湖南祁阳)人。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主要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及孔子“笔削之旨”。有清乾隆辛亥(1791)刊本。

  • 皇明理学名臣言行录

    二卷,续一卷。据碑状序赞等辑录而成,共十三人。续辑一卷共收四人,无刊书年月,宜在嘉靖年间。

  • 芙蓉山馆词钞

    二卷。清杨芳灿(1753-1815)著。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无锡人。乾隆拔贡,授甘肃伏羌知县,官至户部员外郎。工诗与骈文,著有《吟翠轩初稿》、《真率斋词》等。本书为杨芳灿词集,二卷,共录词一百九

  • 尚书辨疑

    一卷。清刘青芝撰。刘青芝字芳草,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雍正甲辰进士。其所撰《尚书辨疑》一卷,只有九条。书前有刘华岳序,后有刘青芝自识。刘青芝以其所疑者,向其好友王尔缉、周伯章询问,周、王二人都回答他说

  • 群书摘草

    五卷。明王国宾(生卒年不详)编。王国宾,号养默,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其作此书时,方监榷杭州北新关,未详其终于何官。此书仿庾仲容的《子沙》、马总的《意林》的体例,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