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米氏祠堂帖

米氏祠堂帖

四卷。清米澍(生卒年不详)辑。米澍,为宋米芾之二十世孙。米氏祠堂宋时初建,后毁于明代兵灾,清康熙癸酉(1693)时重建。后米澍重又增修时,当地郡守将所珍藏的先祖遗迹,都交给米澍,让他临刻并公诸于市,米澍同时又把家传遗帖,一并摹勒,共刻有三十八块石碑,其中有米芾书十一种,蔡襄《草书论》一种,黄庭坚《五律》二首,赵孟頫临古乐府《采莲曲》二首,以及康熙御临米书等。米澍作为书家之后裔,立石建祠,昭示后人,对于所刻之先祖遗迹等应当慎重选择,精采细刻;遗憾的是,米氏祠堂中,无论是他人呈献,还是米氏自藏,无一帖不是伪书,故三十八块石刻,除《北山移文》尚可入目外,其它皆成弃物。有襄阳米祠本。

猜你喜欢

  • 通鉴前编

    十八卷。举要三卷。宋末元初金履祥(1232-1303)撰。履祥原名祥,又名开祥,字吉父,学者称为仁山先生,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初师王柏,又学于何基,穷濂洛理学,为当时名儒。德祐初,授迪功郎,史馆编

  • 陇首集

    一卷。明王与允(?-1644)撰。王与允,一名与胤,字百斯,山东新城(今淄博)人,王象晋之子,生年不详。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以劾总兵邓玘,降补光禄寺署正。明亡,同妻子于氏、子

  • 勉勉锄室经说

    四卷。清末祁永膺撰。永膺字百福,广西省博白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二十年(1904)进士,授内阁中书,改官广西知县。永膺尝肄业广雅书院及朱一新之门。此书之大旨在于调合汉宋经学,但所得略浅。曾谓朱熹《诗集

  • 无锡顾讷盦所著书

    八种,十二卷。清顾鸣凤撰。顾鸣凤字意诚,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诸生,曾官湖州南浔巡检、吉安典史等。其著作多有论西欧诸事及议国内历代矿税、西北边防等,可知有新派思想,如《泰西人物志》一卷。《武陵著作

  •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三卷。题“墨憨斋新编”。墨憨斋为冯梦龙斋号,则知作者为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该书为长篇传记小说,叙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王守仁(称阳明先生)的一生事迹。全书按时

  • 明官制

    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本书备录明代直省各府、州、县文武官员之品秩、职掌,以及各州县道里远近、编户多寡、到任期限。皆取材于《明会典》及《一统志》各书。盖坊间所刊刻,以便仕宦之检阅,实为资料汇编,然有实用价

  • 今文周易演义

    十二卷。明徐师曾撰。师曾字伯鲁,江苏吴江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师曾初从吕祖谦之说,著《古文周易演义》一书,不传。后因明代取士用注疏本,才又撰著此书。大旨以阐发《本义》为主。

  • 鹿城书院集

    无卷数。明邓淮(生卒不详)撰。邓淮,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温州知府。其为温州知府,因南宋时温州文人游学二程(程颢、程颐)、张(张载)、朱(朱熹)的有周行己等23人,

  • 李氏学乐录

    二卷。清李塨(1657-1733)撰。李塨字恕谷、刚主,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李塨曾向毛奇龄学习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作有《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五音七声

  • 四书大全要言

    六卷。清刘源洁撰。源洁字一六,河南新乡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撰有《语录目谱》、《石居文集》、《学古录》诸书。其学出于孙奇逢,且笃守程朱之旨。《四书》之学,集大成者为朱子,《四书章句》网罗汉宋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