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筹算

筹算

二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这是一部介绍西洋纳皮尔算筹用法的专著,写于1678年。初稿为七卷,梅珏成在编辑《梅氏丛书辑要》时精简为二卷。原术为直筹横写,为了与西方笔算横式书写相适应,《筹算》则改为横筹直写,这相应于梅氏改进的笔算竖写形式,并将纳皮尔算筹的斜格改为半圆形格,更为明了。《筹算》卷一讨论了用他改进后的算筹进行乘除的方法。乘除共用筹十个,依次称第一筹、第二筹、……第九筹,另有一空位筹。书中有一张筹式图说明这十个筹的内容。例如75×564=42300,则取五、六、四筹(564),又对准行数后取第五行、第七行两数2820、39480相加即得。除法亦用这十个筹进行,只须议定商数的各位数字,从被除数内逐步减去。《筹算》卷二讨论了开平方、开带从平方、开立方、开带从立方的用筹方法。在开平方、开立方时,须用到表示从1到9的平方数和立方数的两支算筹。值得注意的是梅文鼎在讨论筹算开带纵立方之前,首先讨论了开带纵立方的分类,他说:“泰西家说勾股开方甚详,然未有带纵之术。《同文算指》……于立方带纵终缺然也。程汝思《统宗》所载,又皆两纵之相同者。……兹因筹算,稍以鄙意完其缺。”故梅文鼎将其分为三类:带一纵,带两纵相同,带两纵不同,其分别相当于三类方程:x2(x+a)=V,x(x+a)2=V,x(x+a)(x+b)=V,其中a,b,V>0。再用筹算求解这三类三次方程的正根。这是宋元的数学失传后梅文鼎对三次方程理论的贡献。这一分类后被编入《数理精蕴》称为开带纵立方,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开带纵和数立方。经梅文鼎改进后的算筹被称为中国式的纳皮尔筹,它对后来制造的手摇计算机有一定的影响。《筹算》七卷本的版本有康熙年金陵刊本;李光地上谷刊本;《梅氏历算全书》本;《中西算学汇通》本;两卷本为《梅氏丛书辑要》本,在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处多有收藏。另外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藏有1887年陕西求友斋的三卷刊本和一个手抄本,该抄本前有《筹算入门》一卷(未著撰人)。

猜你喜欢

  • 左传官名考

    二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卷首有自序,称春秋时的职官名称见于《左传》者不一而足,于是在公余之暇,取《左传》温习,凡遇诸国官名,各分别抄录,并附载注疏之说于下,与《周官》参校。有国异而官名相同

  • 礼疑义

    一卷。南朝梁周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舍,字昇逸,汝南安成(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人。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卒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简子。事迹见《梁书·周舍传》及《南史·周朗传》。案两传称武

  • 六书准

    四卷。清马调鼎(生卒年不详)撰。调鼎字雪鸥,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分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四类,每类分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字;而假借、转注则见于四类之中。然而虽力阐古义,却对六书本旨多所未明,舛

  • 灵犀珮传奇

    二卷。明许自昌(1578-1623)撰。自昌字玄祐,号梅花墅。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屡试不第,后谒选授文华殿中书。此剧仅清无名氏《传奇汇考》著录,题为自昌作。此剧二卷,三十二出,演肖凤侣得二女为婚配事

  • 滇程记

    一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又字升庵,四川新都人。文学家。正德进士,官翰林修撰。后因极言谏阻“大礼”,两受廷杖,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卒。戍边多暇,“书无所不览”,“好学穷理,

  • 毛诗微言

    二十卷。明张以诚撰。以诚字君一,松江华亭(今属江苏省)人。万历辛丑(1601)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是书杂采旧说,无所发明,如丰坊伪诗传之类,皆不辨而滥收之,嗜博贪多失于别择。是书有明刻本。

  • 知服斋丛书

    五集,二十五种,八十五卷。清龙凤镳编。龙风镳,广东顺德人。生平事迹不详。丛书共分五集,第一辑收汉孙叔通《汉礼器制度》一卷等九种,多为汉人所著关于汉代官制、典章、礼仪等著作;第二辑收后魏阚骃《十三州志》

  • 南北史补志

    十四卷。清汪士铎撰。汪士铎,江苏江宁县人。道光举人。除是书外有《水经注图说》、《江宁府志》等。是书卷一至卷四为天文,卷五至卷八为地理,卷九、卷十为五行,卷十一至卷十四为礼仪。据目录有刑法、职官、食货、

  • 解州夏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言如泗修,李遵唐纂。言如泗详见《解州安邑县运城志》。李遵唐字学山,河南固县人,出身举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夏县知县。《解州夏县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解州全志》本。全

  • 观古阁丛稿

    三编五卷。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首有同治十二年(1873)自序。上卷为文稿,多为泉币书后序跋之作,间有一二不属于钱币的题记,后附刊所为文二篇。下卷为诗,皆题咏泉币之作,后附刊所题诗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