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笠泽丛书

笠泽丛书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作编为《松陵集》十卷,皮日休为诗集作序。在序中说:“其才之变,真天地之气也。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其与李蔚、卢携友善,二人复相位时,召陆龟蒙为左拾遗。诏命方下,病逝于家。著有《诗编》、《赋》、《松陵集》、《小名录》。此集为陆龟蒙自编。因其烦琐细碎,故名丛书。以甲、乙、丙、丁为次。后有补遗一卷。宋元符间蜀人樊开始序而梓之。政和初年,毗陵朱衮复行校刊,只分上、下二卷,及《补遗》一卷。此本为元至元五年(1339),陆龟蒙的裔孙陆德源才又重刻,共四卷,《补遗》一卷。并在《题记》中说:“此编又谓之《笠泽丛书》者,盖以丛脞细碎,多补遗残编。然起甲迄丁,篇什不满百,定犹有待后欤”?前有樊开序,第五卷补遗收有补遗诗,陆龟蒙传,朱衮后序,待补遗赋四首,陆德原跋等。最早有北宋元符三年(1100)樊开题序的刻本,共七卷。之后吴江朱衮刻本。到南宋宝祐五年(1257),叶茵编的《甫里先生文集》问世,《笠泽丛书》几乎芜没不闻。到了明代所流行者为《甫里先生文集》,所以《笠泽丛书》的宋元旧刊本很难见到,各藏书家所藏多为传抄本。其中最好的为拜经楼藏的吴骞校本七卷,《补遗》一卷。至清代,考据之学兴起,新本迭出,计有雍正九年(1731)江都陆钟辉覆刻本,四卷,补遗一卷。乾隆、嘉庆本子,都源于吴骞校本,被称是《笠泽丛书》至足至精之本,光绪年间姚觐元大叠山房重雕陆本等。《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作四卷。

猜你喜欢

  • 黎城县续志

    四卷。清郑灏等修,杨恩树纂。郑灏,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廪贡生,同治十三年(1874)任黎城县知县。按黎城在隋时,与潞城同立为县,自明中叶,县人靳惟精始辑为志。历百余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重

  • 卮林

    十卷。补遗 一卷。明周婴(生卒年不详)撰。周婴,字方叔,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以贡入京,特授上犹县知县。此书共十卷,又补遗一卷,广征博引,纠正群书及其注疏的讹误,共四十家。每

  • 刘氏杂编

    见《金华子》。

  • 宣和北苑贡茶录

    一卷。附北苑别录 一卷。《宣和北苑贡茶录》,宋熊蕃撰。熊蕃,字茂叔,号独善先生,建阳(今福建建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工吟诗,善属文,以王安石之学为宗。著作有《宣和北苑贡茶录》。是书先述建茶历史,继述建

  • 泉说

    一卷 附补遗。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前有同治十二年(1873)潘祖荫序,末附泉辨。最后有自跋,及陈寿卿评语数十则。本书多述遗闻轶事,及各家著录的得失。补遗则间或涉及考释泉币文字。潘氏在序

  • 春秋三发

    五卷。明冯士骅(生卒年不详)撰。士骅字仲先,一字大蘧,古吴(今江苏苏州)人。据该书卷首自序,可知土骅大约活动于明天启、崇祯时。《春秋三发》也是为科举制义而作。元代考试鉴于《春秋》一经,可以出题的不过七

  • 修筑宝山海塘全案

    十卷。不著撰人名氏。考其章奏诸人名,乃陶澍、林则徐、陈銮等。以此可知修筑海塘之事,在道光之时。《修筑宝山海塘全案》清刻本。共十卷。首冠宝山海塘全图一幅,又列总目共分七类:谕旨章奏、文移详真、堤工木料、

  • 张勇烈公行状

    一卷。清钱鼎铭撰。鼎铭,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状述张树珊事迹。树珊字海柯,安徽合肥人,两广总督张树声之弟,官至广西右江镇总兵,列淮军猛将。卒后赠太子少保卫,谥勇烈,年四十一。状首有国史列传。现

  • 乐会县志

    四卷。清程秉慥纂修。程秉慥,江南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贡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知县。康熙间,因修《大清一统志》,令各省、府、州、县修志,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与邑诸绅士商榷,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

  • 观树堂诗集

    十四卷。清朱樟(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朱樟字亦纯,一字鹿田,号慕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举人,官至泽州知府。其诗为《叱驭集》一卷,入蜀时作;《问绢集》一卷、《白舫集》二卷、《古厅集》四卷,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