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浅见录

礼记浅见录

十六卷。朝鲜权近(1352-1409)撰。权近,朝鲜高丽末叶李朝初期哲学家,原名权晋,字可远、恩叔,号阳村,安东(今地不详)人,出身贵族,文科及第,王氏高丽期间两次出使中国明朝,力主亲明政策,后因礼部咨文之祸而被流放;1392年,李氏朝鲜建立后,重新被录用,官至中枢院使,并再度出使明朝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了贡献,被封为一等使命功臣,曾受命编纂《东国史略》,著有《入学图说》,《阳村集》《五经浅见录》《东贤事略》。是书乃依宋陈澔《礼记集说》之本,而复为之集释。《礼记》虽小戴所集,然多为周秦儒家之书,如《大学》之言正心修身、诚意、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之言性道,《曲礼》之言敬,《檀弓》之言丧礼,《儒行》之言威仪,《礼运》之言经国,皆儒家之经世思想。汉代经师,如马融、卢植等,虽为之注释,然于精义少有发明,至宋二程表章于前,朱熹发挥于后,其学始复大明。陈澔乃集诸家之说荟萃为一书,在当时实为善本。权近是书乃厘其伪脱,次其简编,仿《大学章句》之例,定为经传;文义有可疑者,皆有论辨,析理甚精,而持论甚正,足称陈氏之功臣。惟《礼记》本汉人戴圣撰集,其中有七十子后学之遗文,亦有汉儒之撰,何者为经,何者为传,证佐甚少,殊难考订。昔朱熹强分大学经传,为学人讥,而权近之分《礼记》,亦未免有造作之嫌。是书初刊于耽罗,未几板毁,故原本传者稀少,今朝鲜所流传之本,为宋廷奎幼文所重刊者,即奎章阁藏刊本。

猜你喜欢

  • 秋泾笔乘

    一卷。明宋凤翔(生卒年不详)撰。凤翔,字羽皇,秀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此书所载均为史传杂事,并附以议论,但多为迂阔之论。其中也有如记太仓王千户入海见龙抱石事等神怪之类的内容。

  • 二知轩诗钞

    十四卷。《续诗钞》十八卷。《文存》三十四卷。清方浚颐(1815-1889)撰。方浚颐,字子箴,号梦园,安徽省定远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职编修,历官广东盐运使署布政使、四川省按察使。浚颐

  • 学舫

    无卷数。清代吴云(1811-1883)撰。吴云见《云谷寺志》条。此书是作者的一读书笔记,全书仿程朱语录体例写成,书中分条,每条标目,内容涉及《易》、《诗》、《书》等方面,有些议论缺乏科学性,如“论河图

  • 五经衷要

    七十二卷。清李式谷(生卒年不详)辑。式谷字申兹,号海匏,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嘉庆中岁贡,官衢州教授。除本书外,还有《尔雅笺微》等著作。本书是南海叶梦龙刊刻,吴荣光为其命名《五经衷要》。其纂辑只有五

  • 雪堂墨品

    一卷。清张仁熙撰。张仁熙,字长人,号藕湾,广济(今湖北广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有《雪堂墨品》。是书主要记载宋荦任黄州通判时,其家所收藏的墨品。据宋荦所著《漫堂墨品》推算,张氏之书大约作于康

  • 奇觚室吉金文述

    二十卷。清刘心源撰。刘心源,字幼丹,湖北嘉鱼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翰林院编修。官至广西按察使。有《奇觚室乐石文述》、《古文审》等著作。书前有吴光耀、陶钧两序,次为目录及其自记。卷一、二为鼎文,

  • 殷墟文字类编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

  • 中庸通

    清胡炳文撰。炳文爵里无可考。是书以朱子《章句》为宗,按朱子《章句》诂义本精,义有未尽。每别详于《语录》,间或《章句》与《语录》异义,自可互相参证。立于他家之说,多有发明朱义者,或有补朱义所不及者。是书

  • 常山县志

    六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瑞钟修,朱昌泰纂。李瑞钟,常山县知县。此志为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全书六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至九为地舆志,卷十至二十为建置,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风俗志,

  •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

    八十卷。清贾祯等奉敕撰。是书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止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首尾十二年。奉诏设馆纂而成书。是书编纂体例仿《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凡“上谕、廷寄以及京外臣工之奏折,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