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书附录

礼书附录

十二卷。清陈风泉(生卒年不详)撰。陈凤泉,安徽泾县人,官石埭县学。该书融汇多家,博取前人有关礼制的研究成果对古礼作简要解释。重点参照清人秦蕙田《五礼通考》、宋陈旸《乐书》、清惠士奇《礼说》等。分列十二卷:卷一自冕服十二章之次至邪幅;卷二自王及诸侯城郭之制至先蚕坛;卷三自千乘之国至致日月之法;卷四自五门至乡饮酒礼;卷五自圭至妇人贽;卷六自大宗小宗至亲迎;卷七自天子七庙至射禽之仪;卷八自大夫士庙门之位至拜仪下;卷九自天地之辨上至五祀;卷十自彝尊至箪笥;卷十一自射仪至胄;卷十二自五声八音至乘车驾。该书体例是:顶格是礼书原文,低一格则是陈凤泉汇集古今诸儒之论述。该书与郑注多有异处:论禘祫力破郑玄上帝即五帝之说;论庙制,郑注本意即是天子七庙:太祖之庙及三昭三穆,但后人特欲以历世不毁之庙在三昭三穆之外,这样名为七庙实为九庙。陈氏于是说郑玄认为周文王、周武王不迁之庙在七庙内是臆说。陈氏此处分明是曲解了郑说然后再予以否定。按:陈氏立此说也许是为了迎合清人:清氏庙制祖庙皆历世不迁,(已违古礼),若言不迁之庙在七庙之外,则纵使增至数十庙也不违背古礼。该书撰写目的在偏重举业,为科举考试提供很大方便。但有关丧礼、丧服概不见,未能反映古代礼制之全貌。传世有嘉庆年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咏怀堂诗集

    四卷。《外集》二卷。明阮大铖(1587-1646)撰。大铖字集之,别号皖髯,安徽怀宁人,明代大臣。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著有传奇,今知者九种,现存《燕子笺》、《春灯谜》、《牟尼合》、《双金榜》

  • 施南府志

    ①三十卷,首一卷,清王协梦修,罗德崑纂。王协梦,江西新建人,进士,官施南知府。罗德崑,字子峰,湖北兴国人,举人,官训导。按施南,汉时南郡,康宋时名施州,明置施州卫,清改为恩施县,后升施南府。乾隆元年(

  • 云自在龛丛书

    五集,十九种,一百一十三卷。清缪荃孙(1844-1916)编。缪荃孙字艺风,江苏江阴人。他精于鉴别,曾刊刻丛书多种,如《对雨楼丛书》、《烟画东堂小品》、《藕香零拾》和《云自在龛丛书》。此丛书汇辑古今著

  • 仁聚堂法帖

    八卷。清刘恕辑。刘恕字行之,号蓉峰。所居寒碧山庄,收藏颇富。此帖所收是采取旧刻及自藏墨迹。共成八卷,其中晋唐二卷,宋六卷。晋唐之书是取自《停云馆帖》、《戏鸿堂帖》、《余清斋帖》等。宋代之书多是其自藏,

  • 都梁香阁诗词集

    不分卷。不著编者姓名。书前有光绪十六年(1896)俞樾所写序言及恭亲王、随斋、陈夔龙等所写题词。共收诗三十四首,词十二阕。有宣统三年(1911)刊本。

  • 冠图

    一卷。作者不详。是书前无序后无跋,主要记载历代冠制。考查其书内容,实为顾孟容之《冠谱》,所以抄袭剽窃者另立新名,并隐去作者姓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列为存目。

  • 铜人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仓颉训诂

    一卷。汉杜林(?-47)撰。清马国翰辑。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西)人。杜邺之子,历位列卿,官至大司空。长于文字之学,著有《仓颉训诂》等。是书《汉书·艺文志》作《仓颉故》,《隋书·经籍志》云“

  • 周易或问

    六卷。清文天骏撰。文天骏字云衢,黔南人。同治举人。此书卷一总论上下经篇义、六十四卦名义、理象数时君臣八宫之义以及占例。卷二至卷五为卦象,卷六为系辞。全书采用问答形式,旁采众说,时参己意。认为古人作易,

  • 蜀石经校字记

    一卷(古学汇刊本)。缪荃孙(1844-1919)撰。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清季金石学家,藏书家,目录学家。所著有《艺风堂文集》、《艺风堂金石文字目》、《藏书记》、《续藏书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