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盐铁论

盐铁论

十二卷。汉桓宽撰,生卒年不详。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人。博通善文,致力于《公羊传》的研究。汉宣帝时被推举为郎(皇帝的侍从官),后曾任卢江太守丞。昭帝始元六年(前81)二月在汉朝京城长安召开的盐铁会议,就是针对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展开的一场大论战。在会议上,以霍光为代表的反改革派,对桑弘羊进行疯狂的围攻,由于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改革派坚决斗争,汉武帝推行的政治、经济措施仍然继续实行。宽集其所论为书六十篇,各篇标目。所论皆食货之事,而言皆述先王,称《六经》,故诸史皆列之儒家。宽写《盐铁论》是记录昭帝始元中御史大夫桑弘羊与贤良文学辩难国家盐铁专卖之事。其目的,据《汉书》记载,是“欲以究治乱,成一家之法焉。”可见,他妄图用儒家之说大造舆论,改变宣帝的一些主张,恢复旧制。《盐铁论》,全书六十篇:第一至第四十一篇,写的是盐铁会议上的辩论,相当于会议发言纪要;第四十二至第五十九篇,写的是双方对“未尽事项”的余论;第六十篇是作者的后序。从全书内容上看,作者有明显的儒家倾向性,但却无法掩盖住改革者的思想光辉。《盐铁论》一书,记录了西汉中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为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明嘉靖年间华亭张之象为之作注,岱南阁刻本。浦江周心如刻纷欣阁丛书本,附张敦仁考证,即张氏原版。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张氏考证本,又长沙王先谦校刻本,附《校勘小识》一卷。《四部丛刊》明刻本。卢文弨、洪颐煊、俞樾、孙诒让皆有条校。

猜你喜欢

  • 龙潭精舍丛刻

    十三种,三十一卷。刘海涵编。刘海涵字怡宣,信阳(今属河南省)人。是书为刘海涵辑其乡先辈著作,并选其诗文编成诗钞、文钞。刘海涵又撰年谱二种及记述该地山川风物、名贤逸事、信阳掌故之杂记类著作数种。该书是研

  • 道德真经指归

    见《道德指归论》。

  • 黔书

    二卷,清田雯纂修,田雯(1635-1704),字子纶,一字纶雯,号猗亭,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光禄少卿、贵州巡抚、江苏巡抚、户部侍郎等职,清

  • 七星诗文存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

  • 范文正公尺牍

    三卷。宋范仲淹(989-1052)撰。范仲淹生平详见《政府奏议》。此编皆范仲淹平生手简。共三卷。其中家书三十六篇,交游八十一篇。皆其家子孙所辑。宋时已于集外别行。后有张栻及朱子所作《文正书帖跋语》二则

  • 春秋大事表

    五十卷。舆图一卷。附录 一卷。清顾栋高(详见《尚书质疑》)撰。此书将春秋列国之大事分类列表,有时令、朔闰、长历拾遗、列国疆域、列国爵姓及存灭、列国犬牙相错(附列国地名考异)、列国都邑、列国山川、列国险

  • 孤忠录

    二卷。清末袁祖志(生卒年不详)辑。祖志,江苏上元人,袁枚曾孙,官上海知县,殉刘丽川之难。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穆宗崩,无子,论序本有当立者,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可读以为未合祖制,故以死谏。现有光

  • 十万卷楼丛书

    三编,五十种,三百八十五卷。清陆心源(1834-1894)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藏书极为丰富,著作有《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集》。清

  • 墙东类稿

    二十卷。元陆文圭(1252-1336)撰。陆文圭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幼而颖悟,博通经史及天文、地理、律象、医药、算术之学。隐居城东讲学,时称墙东先生。朝廷屡聘不就。文章融会经史,纵横变化。东南

  • 六帖补

    二十卷。宋杨伯岩(生卒年不详)撰。杨伯岩字彦思,号泳斋。代郡(今山西大同)人。淳祐年以工部郎官衢州。著有《九经补韵》,此书考据精确。《六帖补》是增补白居易《六帖》,孔传《续六帖》所未载的内容。全书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