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都疏稿
一卷。明吴文华撰。吴文华,字子彬,连江(今属福建连江县)人。嘉靖进士,万历中巡抚广西,讨平陆平周塘极寨傜,及昭平黎福庄父子,升为总督两广军务,巡抚广东。岑江贼李珍、江月照拒命久,吴文华擒江月照平李珍,很快又升为南京工部尚书。著有《济美堂集》。《留都疏稿》为万历十五年(1587)任南京工部尚书,十六年(1588)任兵部尚书这两年中所上诸疏的汇集,共十一首。奏疏的内容包括谢恩者三,乞休者二,为人请阴者一,其余四人皆营任常事,史料价值均不高。
一卷。明吴文华撰。吴文华,字子彬,连江(今属福建连江县)人。嘉靖进士,万历中巡抚广西,讨平陆平周塘极寨傜,及昭平黎福庄父子,升为总督两广军务,巡抚广东。岑江贼李珍、江月照拒命久,吴文华擒江月照平李珍,很快又升为南京工部尚书。著有《济美堂集》。《留都疏稿》为万历十五年(1587)任南京工部尚书,十六年(1588)任兵部尚书这两年中所上诸疏的汇集,共十一首。奏疏的内容包括谢恩者三,乞休者二,为人请阴者一,其余四人皆营任常事,史料价值均不高。
六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后辞官归。学宗程朱。著有《古文尚书考》、《困勉录》、《松阳讲义》、《
十八卷。清杨庆(详见《古韵叶音》)撰。本书成于康熙八年(1669),前十六卷主要记载历代孔府制度,包括年表、世家、列传等等,大抵掇拾旧文,无所考订;第十七卷《理斋说要》、十八卷《理斋节要》,为杨庆讲学
二卷。清叶德辉(见《观古堂诗录》条。)(1864-1927)撰。考叶德辉论文,不主宗派,以为文以载道,事理通达,其为文,必简古而有法度。大抵非本原经术,精熟义理,绝无佳文。叶德辉以闳博之才,研思经义,
四十八卷。明董斯张、闵元衢、韩千秋同编。韩昌箕为校录刊刻。董斯张字遐周,乌程(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董嗣成之弟。履迹待考。著有《吴兴备志》。闵元衢字康侯,号欧余生,乌程(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
六十卷,清张金吾(1787-1829年)编。张金吾,字慎旃,别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年二十二补博士弟子员,即弃去,潜心于文献的收藏、整理和著述工作,著有《爱日精庐藏书志》、《两汉五经博士考》、
一卷。明李之藻撰。该书介绍了比较图形关系几何学。其自序称“借平面以推立圆,设角形以徵浑体。”因形有全体,视其一面,从其一面,可测其全体,故“借平面以推立圆”。又面必有界,界以线为边,两线相交必有角,析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
三卷。清末胡兆鸾撰。胡兆鸾,长沙人,其余不详。《淮南子》为汉淮南王刘安撰。书中说易之处甚多,其观点与后来易说颇有不同之处,有许多是可取的。故胡氏辑淮南子中有关说易之处,并参以其它古注,以期探明周易真谛
一卷。清黄奭(生卒年不详)撰。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是书辑录为《说文》等书所引的周代迄乎南北朝之间小学方面的言论或著述,凡四十八家一百一十四条:《史篇》三条,楚庄王说一条,孔子说七条,韩非
一卷。清刘典(?一1878)撰。刘典字克庵,湖南宁乡人。咸丰六年(1856)刘典以增生身分奉湖南巡抚骆秉章檄办理宁乡团务,后随左宗棠进剿江浙皖闽陕甘太平军,屡立战功,官至陕西巡抚、太仆寺卿、帮办陕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