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舍人诗集

王舍人诗集

五卷。明王绂(1362-1416)撰。王绂一作芾,字孟端,江苏无锡人。别号友石生,又曰九龙山人,鳌叟,后以字行。洪武中,征至京师。寻坐累戍朔州(今山西朔县)十余年。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官至中书舍人,卒于官。事迹具《明史文苑传》。集为其子默所编,又名《友石山房稿》。前有曾棨、王进序,后附章昺如、胡广等所作行状、墓表。王绂博学工书画,多学,风格郁苍;所作山水竹石,风韵萧灑,妙绝一时,说者谓可继其乡倪瓒。尤擅墨竹,笔势纵横洒落其诗虽结体稍弱,而清雅有余。盖其神思本清,故虽长篇短什,随意擩染,不尽计其工拙,而摆落尘氛,自然合度。都穆《南濠诗话》独称“寄别娶妇一绝,则伧父面目,不足以见王绂之长。”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可传集

    一卷。明袁华(1316-1382)撰。袁华字子英,昆山(今属江苏)人。少时聪颖非凡,读书记诵不忘,工诗,尤长于乐府。洪武初,授苏州训导。后因其子获罪,因累逮系死于南京。著有《耕学斋诗集》十二卷,《可传

  • 毛诗注疏校勘记

    七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罗致学者编印古籍,主编《经籍纂

  • 清秘述闻

    十六卷。清法式善(1753-1813)撰。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内务府正黄旗。原名运昌,高宗为其改名法式善,即满语“勤勉”之意。曾筑梧门书屋,学者又称梧门先生。乾隆四十五年(1780

  • 新民府志

    不分卷。清管凤和纂修。管凤和,宣统元年(1909)任新民府知府。新民府,初为一荒村,后人烟聚集而成市镇,乾隆初,有巡检来驻,因名曰屯,嘉庆十三年,分承德、广宁二县置州,光绪二十八年,改州为府。新民府设

  • 骆文忠公事实

    一卷。编者未详。此书记骆秉章(详见《骆文忠公年谱》)事迹,系合李光廷所撰骆氏行状,苏廷魁所撰神道碑铭而成。前有谕祭文及谕祀京师贤良祠祭文。此书有同治年间刊本。

  • 五经堂文集

    五卷。清范鄗鼎(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范鄗鼎字彪西。山西洪洞人。生平详见《理学备考》(辞目)。康熙六年(1667)进士,养母不仕,闭门读书。阐明绛州辛全之学,与应伪谦、李颙以理学著称。设立希贤书院

  • 武城县志

    ①四卷。清房万达修,王维明纂。房万达,字君如,辽阳人。贡士。顺治五年(1648)任武城县知县。武城,故鲁地。按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县令金守谅。其刻版毁于战乱,书亦罕见。房万达任县令后,偶获金志残本。其几经

  • 深衣考误

    一卷。清江永撰。作者生平详见“仪礼释宫增注”一条。是书因深衣之制众说纷纭,乃据《玉藻》之文,以考证诸家之误。如谓深衣三祛、缝齐信要、衽当旁云如裳前后当中者,为襟、为据,皆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杀者乃名衽。

  • 小兰陔集

    十二卷。清谢道承(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谢道承,字又绍,号古梅,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侍郎。本集诗十卷,文二卷。道承假归养亲,取“南陔补亡诗”语名集。

  • 筠轩集

    十三卷。元唐元(1269-?)撰。唐元,字长孺。歙县(今属安徽)人。初以文学授平江路学录,后以徽州路学教授致仕卒。据朱文选所撰其行状,原有《敬堂杂著》、《思东杂著》、《吴门杂著》、《分阳杂著》、《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