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识渊博,对中国史料学、古文字,韵学、戏曲均有研究,参与《浙江续通志稿》编纂,撰有《浙江通志考异》。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在西北地理和蒙古史料研究方面也有重要贡献。1925年起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投昆明湖自杀。其著作多达六十余种,有《观堂集林》、《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王国维先生遗书》等。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五月,诏遣供奉官王延德殿前承旨,白动西行使高昌,(今新疆吐鲁蕃东)。前后经历三年,至雍熙元年(984)四月始归京鲁师,叙其行程,《宋史·外国传》载之,但不及王明清《挥尘前录》详赡。此篇王国维《宋史》为主,以《挥尘前录》疏校于下方,又据李寿《续资治通鉴》宋琦疏,以释蕃语“打当”之义,甚明确,可称善本。因《挥尘前录》为通行丛书本,颇多误字,以汲古阁影印宋抄本正之,如“遗以财产”,汲古本“产”作“货”;“入尚衣锦绣”,汲古本“尚衣”为“衣尚”;“唐时浩敕”,汲古本“诰“作“诏”;“可为绵”,汲古本“”之后有“帛”字;“重者三斤”,汲古本“重”字前有“尾”字等诸处,文义俱较宋史为长,而是卷未校出。又有《挥尘前录》载王廷德自叙,《宋史》失载,也应补列卷首,以见王廷德述作的意旨。缘此书王国维校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时所作,当时忽卢校录,故有此失。上虞罗氏印行时,与杜环《径行记》等同列,改名为《古行记四种》,此改从初名,故裁篇别出,仍以校注名书。

猜你喜欢

  • 孟子七篇诸国年表

    二卷。清张宗泰撰。是书就《孟子》七篇中,取有关涉诸国分年录事列为一表。表非说则不明,因而先作说明。其据《竹书纪年》驳《史记》,所驳极是。其所为表以见《孟子》先后为序,不因国家大小,载于年表诸国依次为梁

  • 抱碧斋诗

    ① 四卷。《词》一卷。清储国钧(约康熙、乾隆年间在世)撰。储国钧字长源,江苏宜兴人。他博览强记,能文章。尤喜为诗,科场屡试不第,乃浪游山水。晚年复精词律。有《一壑风烟集》、《抱碧斋集》等。是书内容卷一

  • 刘氏家塾四书解

    不分卷。清刘豫师撰。书首有自序及凡例,又有其门人温怀璋、袁文焕二序。自序称“读李二曲《四书反身录》,喜其反身二字,切中时病,而所讲书理,又悉以人生日用寻常之事为言,爰仿其意,与子弟门人辈讲学,就人眼前

  • 沪游杂记

    见《官场现形记》。

  • 历体略

    三卷。明王英明(生卒年不详)撰。王英明字子晦,开州(今四川开县)人。万历举人,精研历算。上卷六篇:天体地形、三曜、五纬、辰次、刻漏极度、杂说;中卷三篇:极宫、象位、天汉;下卷七篇:天体地度、度里之差、

  • 曹月川先生遗书

    十种,十一卷。明曹端(1376-1434)撰。曹端字正夫,学者尊称月川先生,渑池(今属河南)人。永乐年间举人,曾任霍州学正。笃志性理,学宗朱熹,提出“理驭气”说,主张“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尝云学者须

  • 石经补考

    十二卷(道光八年刻本)。清冯登府(1783-1841)撰。登府字云伯,号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庚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宁波府教授。著有《三家诗异文疏证》。此书共七项内容:《国朝石经考异》二卷;《汉石

  • 翠楼集

    三卷。清刘之份编。之份,字平胜,里籍、生卒年均不详。是集凡三卷。系明代闺阁诗选。其中,《初集》、《二集》、《新集》各一卷。并于所录诗作之前,将作者之族里等情况别编介绍之,有助于增强对闺阁诗人及诗作的理

  • 春秋左传服注存

    二卷。清沈豫(详见《读易寡过》)撰。沈豫字小旉,号补堂,萧山(今浙江萧山)人,文学生,精《左传》学。东汉学者服虔注《左传》,号为精审,曾与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并立于学官。南北朝时,河洛流行服虔注,江左

  • 校补竹书纪年

    二卷。清赵绍祖(1752-1833)撰。绍祖字绳伯,号琴士。清安徽泾县人。廪膳生,曾主讲秀山、翠螺书院。长于金石考证,曾参与《安徽省志》的纂辑,著有《古墨斋金石跋》、《泾川金石记》、《安徽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