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庄子·天运》篇,孔子所治六经有《乐经》。古文家认为《乐经》亡于秦皇焚书时。今文家则认为乐本无经,仅是附于《诗经》的乐谱,所以《汉书·艺文志》列乐类而不言经,下录《乐记》二十三篇,而于其它五经都注明
十卷。宋邓忠臣等(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
二集,十八种,五十三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最初不分集,所收多为目录学著作,后刊刻日繁,始分为二集。初集为讲述边疆史的著作,二集为目录学著作。前者有明高拱《边略》五卷、清佚名《湟
三卷。清栗引之撰。栗引之,字长伯,湖北当阳人。此志共三卷,上卷:山水、营建、公据、事纪、古迹、释宗、护法;中卷:词翰;下卷:诗。是志考玉泉山东离当阳县治三十里,西距宜昌府一百二十里,介于青溪紫盖之间。
十二卷。清王辅铭编。王辅铭字诩思,嘉定(今属上海市)人。辑有《国朝练音集》、《练音集补》。王辅铭先辑补翟校《练音集》(翟校,明人,他有感于嘉定之诗篇多有散佚,故编成《练音集》),又采清朝诗人之作,编为
四卷。清末祁永膺撰。永膺字百福,广西省博白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二十年(1904)进士,授内阁中书,改官广西知县。永膺尝肄业广雅书院及朱一新之门。此书之大旨在于调合汉宋经学,但所得略浅。曾谓朱熹《诗集
一卷。原题周黔娄先生(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黔娄先生,战国时齐人。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黔娄子》四篇,题下注称黔娄先生:“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之下。”又据皇甫谧《高士传》记载,黔娄先生
三册。明高宇泰撰。宇泰字元发,改字虞尊,别字隐学,浙江鄞县人,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明亡后曾参与通海之役,被捕旋释。张肯堂翁洲寓所,交雪亭有一树一梅东西相接,宇泰爱之,遂以之为其文集之名。该文集为明末
二卷。不著撰人。《五译合璧集要》一书,著称于清朝通志六书略馆臣按语中。“五译合璧”指用五种文字即梵文、西番、满、蒙、汉字译一种文体,汇集竺乾译语,以类相从。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三十五门,辑四百三十二
三十二卷。清李宗淇撰。宗淇字味岚,临川(今江西临川市)人,嘉庆间举人。书首有周作楫序、自序及发凡。各诗正文之前,全录小序,正文之后,节钞朱熹《诗集传》,又有集说、总论、附录、外附等,最后为御案。天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