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片玉集校记

片玉集校记

一卷。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事迹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辞目。孝臧先得汲古阁旧藏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又得士礼居别藏陈注本,更以元巾箱本毛本及《花庵词选》、《阳春白雪》、《乐府雅词》、《草堂诗余》诸书,参互校订,择善而从。既刊陈氏注本,复辑校记于后,所校颇为详细,然亦有可疑者。清真〔荔枝香〕“口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校记云:“原本无口,从郑文焯校,郑说见其所校《清真集》。其言曰:汲古脱一字,方千里和作正作九字句可证。”万氏《词律》谓清真是句所脱,或系间字、愁字之类。戈选乃拟作间,《词萃》因之,终以无据。宜从盖阙之例。考陈注本、元巾箱本、毛本并无间字,亦无阙文符号。然柳永此句,作“遥认众裹盈盈好身段”,方千里和周词,作“深涧此泻飞泉溜甘乳”。杨泽民和词,作“相与共煮新茶取花乳”。陈允平和词,作“金泥帐底双虬自沈乳”。吴文英《送人游南徐》一首,作“因语驻车新堤步秋绮”。《七夕》一首,作“天上未比人间情更苦”,并为九字。至于间字,《历代诗余》已如此,非始戈丁,然《历代诗余》独有间字,亦难明其所据。〔荔枝香〕第二首。孝臧亦引郑说,其实此词,无法校订。文焯凭臆妄改,殊不足信。灯偏帘卷,义本可通。文焯所改,转诘曲矣。又〔六丑〕“恐断鸿尚有相思字”,文焯尝据庞元英谈薮,以证此句当作断红,颇为精确。而孝臧亦引庞说,不列郑名。疑似者则引郑说,精确者则据为己有,实令人不解。有彊村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五经读

    五卷。明陈际泰(详见《易经说意》)撰。际泰平生以写作科举考试文章著名,研求经学非其所长,所以此书对五经诠释也用时文之语。现存有明崇祯六年刻本。

  • 尚书绎闻

    一卷。清史致准撰。本书卷首有史致准“自识”,言其服官于滇,苦无书籍,箧中尚存王鸣盛《尚书后案》一部,闲暇时就取读寻绎旧闻,间有新得,辄笔识于上方,辑录为一卷,即此《尚书绎闻》一书。书中有不少确论,比如

  • 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

    十二卷。清沈钦韩(详见《春秋左氏传补注》)撰。钦韩博闻强识,曾作《裴氏三国志注释地理》八卷、《水经注疏证》四十卷,对古今郡县废置沿革素有研究。此书是对《左传》地名的研究专著,对先儒旧说有所补正,特别是

  • 广成集

    十二卷。唐杜光庭(850-933)撰。杜光庭字圣宾,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性喜读书,好为辞章。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入天台为道士。喜宗至蜀,召见,赐紫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建后蜀,为金紫光禄大

  • 荣县志

    ①三十八卷首一卷,清王培荀纂修。王培荀,曾任荣县知县。荣县自唐以来,代有纂修志书者。唐有王万,宋有李焘,明有简敕,然所辑书均散佚。王培荀任县令,复多方搜探,仅询得乾隆二十一年(1756)黄大本志和嘉庆

  • 远壬文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乃是王世懋训导子弟之作。书中屡次强调对子弟过于亲狎之害。语言深入浅出,切中物情。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子孙后代之书。书后有王三锡、钱顺德为之作的跋以及王世懋自跋。

  • 登州集

    二十三卷。明林弼撰。林弼,字元凯,福建龙溪(今龙海)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八年(1348)进士。为漳州路(今福建龙溪)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官登州(今山东蓬莱)知府。林弼尝与王廉同使安

  • 砭傲金针

    一卷。清同治年间华耶稣会士李秋(生卒年不详)译。李秋字问渔,其事迹史籍记载甚略。此书前有光绪九年(1883)间渔序,称“西国有《金书》一卷,虽奇零小本,而其言克傲良规,最为深切。阅之,觉书旨以治傲为本

  • 孟子补义

    十四卷。清凌江编辑,凌奎增注。凌江吴兴人,凌堃之兄,凌奎乃其弟。卷首有凌江自序,大旨以赵邠卿《章句》为主。书中除赵注外,间引刘注孙疏,也间有订正赵注处。注下有双行夹注,乃凌奎增注,可与凌江注互相参证。

  • 车频秦书

    一卷。清汤球辑。《史通正史篇》记载:“宋武帝入关,曾访秦国事,又命梁州刺史吉翰访诸仇池,并无所获。先是秦秘书郎赵整参撰国史,值秦灭,隐于商洛山,著书不辍。有冯翊车频,助其经费,赵整卒,吉翰乃启车频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