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郑赓唐撰。郑赓唐,缙云(今浙江永康县)人。字而名,号宝水。明天启年间举人,学宗阳明并以经世自任。唐王时为吏部员外郎。并充福宁兵备。明亡后,隐居不仕。其人甚为至孝,并以事亲孝顺闻名。著有《读易搜
九卷。明孙蕡(1338-1393)撰。孙,字仲衍,广东南海人。洪武三年(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今安徽泗县)主簿。召入为翰林院典籍。出为山东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释之,规为
四卷。明俞思冲撰。俞思冲,字似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西湖志类钞》明刻本,共四卷。兹篇因田汝成西湖总叙略,汇钞成一编。山川寺宇,各以类分。凡景物题咏,即附其下。卷首一卷,图之类。卷上,明圣湖。卷中
十六卷。明董逢元撰。董逢元字善长,江苏常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共十六卷,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虽以唐词为名,而五代十国之作占十分之七。因时代既近,末派相沿,往往皆唐之旧人,无法截然分断。本书
一卷。宋王允初刻。王允初,生平及里贯不详。据《唐会要》载,唐太宗李世民曾于“正观”(可能是“贞观”之误题)十四年(641)书有“真草书屏风”,尽述前代得失与治乱之迹,以示群臣,且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一卷。明虞淳熙(详见《孝经迩言》)撰。是书无序跋。虞氏征引诸书会及古文孝经者,录其所作驳语于其下,凡十六条。大旨拾司马贞余唾,不过征引稍广。是书缺乏新意,却对《古文孝经》持有成见,语多武断,诚不足取。
一卷。汉严彭祖撰,清王谟(详见《汉魏遗书钞》)辑。梁阮孝绪《七录》著录有《严氏春秋左氏图》十卷、《古今春秋盟会图》一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春秋公羊传》,严彭
二十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书前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自序,自称“飞来山人。”序词鄙陋,颇似坊贾伪撰。此书节录均为明人说部,如明陆粲《庚巳编》一卷、侯甸《西樵野记》一卷、沈周《客座新闻》一卷、黄溥《闲
四卷。明洪守美撰。守美字在中,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泾县志》载其著述有《易说醒》、《易经揆一》、《调元要录》等三种。《明史·艺文志》,朱彝尊《经义考》仅著录有《易说醒》一种。书中曾化龙、施闰章序,称
三卷。谢枋得(1226-1289)撰。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宋代文学家。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随后组织民兵抗元。宝祐五年任考官,因得罪贾似道而遭黜斥。后授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