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洛阳伽蓝记集证

洛阳伽蓝记集证

一卷。清吴若准撰。吴若准,字次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任太仆寺卿、江西学政。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原自有注。《四库总目提要》疑其注刊落已久。顾广圻(1770-1839),字千里,号涧,又号思适居士,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少好读书,不事科举。读惠栋遗书,于经、史、训诂、天算、舆地,无不贯通。尤长于校勘、目录文学。清代校勘学家。其推论杨街之原书,以大小字加以区别,其后一概连写。仿谢山治水经之例,改定一本,事未成身卒。以此托朱紫贵。吴若准由朱紫贵处闻顾广圻之说,余暇流览杨衒之原书后,意存复古,重为分析。依据如隐堂本,参考何氏、毛氏本,又广及《御览广记》、《法苑珠林》。所引只字片言,皆重加比较,疑问讹句,论断独伸,皆条举条凿,成集证一卷,绘图一篇,列诸书上端。书成于道光十三年(1833),十四年(1834)刊刻。杨街之原书,仅大伽蓝,此书以寺为经,各加标举,提行顶写。寺外诸事皆归入子注,另低一格。展卷一览,本文子注,了如指掌。《伽蓝记》五卷,皆以此法厘正,卷末附集证一卷,除依别本校正文句外,兼取《水经注》、《魏书》、《御览广记》、《法苑珠林》,采其有关者为集证。《洛阳伽蓝记》沉霾千年,明代诸刊本注蝉联,文句讹误,年久已成难读之书。此书始辟荆榛,吴若准始创,以寺为经,其余入子注。故此书本文寥寥不过数千言,而子注数量,超过本文二十倍。该书收入《四部备要》、《古书丛刊》第二辑丙集。

猜你喜欢

  • 清绮轩诗剩

    一卷。清陶安生(生卒年不详)撰。陶安生,字竹筠,号南沙女史,江苏常熟人,卢州郎中章玕之妻。清代诗人。早卒。此书前有黄光彬、黄业良、徐魁士所作序言,宗廷辅撰有作者小传,有张文锐,张盛典、凌锦章、徐冕士、

  • 瑞昌县志

    十卷。姚暹修,冯士杰等纂。姚暹,字智泉,湖南湘阴人,进士出身。同治九年(1870)任瑞昌知县。考瑞昌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江宁创修;雍正四年(1726)郝之芳再修;乾隆二十年(1755)蒋有道三

  • 拙存堂经质

    二卷。明冒起宗(生卒年不详)撰。起宗字宗起,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崇祯元年进士,曾在河南镇压农民起义,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除此书外,还著有《拙存堂史括》。此书共九十六篇,分二卷,分条考辨《书》、《诗》

  • 达生编

    二卷。清亟斋居士(生卒年不详)撰。亟斋居士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康熙年间安徽人。著有《详要胎产问答》、《亟斋急应奇方》等书。此书又名《达生篇》,又作一卷、三卷,为妇产科著作。撰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 周易述传

    ①清丁裕彦所著易学著作。十卷。丁裕彦,字毓清,山东潍扬县人。此书从经文本义出发解释经文,认为伏羲之卦即是经,故把它列在经文之前,并用孔子之言解释文王彖辞、周公爻辞。同时参同周易朱注,凡是经传辞后所列音

  • 中国关系论

    四卷续一卷。美国林乐知(1836-1907)撰。林乐知,美国监理会教士。1860年来华传教,后转于中国政府机关任翻译及教习职,凡十八年,为上海江南制造局和海关译书三百九十余部。1879年在苏州创办博习

  • 古乐书

    二卷。清应撝谦(1615-1683)撰。撝谦字嗣寅、潜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上卷论律吕本原,大旨本蔡元定之《律吕新书》,而参以注疏及朱熹之说。下卷论乐器制度,则本陈祥道《礼书》及李之藻《宫礼乐

  • 周礼舆服志

    一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宗起字敬庭,号叔度,丹徒(今属江苏)人。陈氏精于礼学,著有《经说》、《考工训释》等书。包世荣纂《毛诗礼征》而车制失考,陈氏为撰是书。是书大要以《周礼·考工记》为

  • 宋名臣献寿集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 诗文轨范

    二卷。元徐骏撰。徐骏,浙江常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是书杂采古人论文之语以成编。大多是常见的话。然集中所载诏、诰、表、奏诸式,却尤未免近俗,没有什么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