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沔阳州志

沔阳州志

①二十卷,清佟成年、王之佐修,王浩冲、杨士元、王尔楫等纂。佟成年,字君荣,辽东抚顺人,贡生。王浩冲,字文选,直隶长垣人,荫生。杨士元,字恂庵,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进士,先后官沔阳知州。王尔楫,字小筑,湖北安陆人,举人,官沔阳学正。州志明嘉靖十年(1531)曾储修后,万历十一年(1583)知州史自上,四十三年(1615)知州郭侨,一再修之。崇祯十五年(1642)知州章骥又续修辑,传本极少。顺治十五年(1658)佟成年莅任,属王尔楫等修辑州志,未成去任,王之佐继之,至康熙十二年(1673)告成。《沔阳州志》康熙十二年抄本。此志分类一遵曾志,删除侨寓传、外传,增加艺文、杂记。此志远稽往事,博采近闻,删可删者,增宜增者,继述曾志,可称知所本。② 三十卷,清禹殿鳌修,方弘履纂。禹殿鳌,字大川,河南汜水人,解元,官沔阳知州。方弘履,字坦人,本州人,岁贡,官光化训导。《沔阳州志》乾隆五年(1740)刻本。此志修于康熙佟志之后,离嘉靖曾志为时已远,故多变更其例。沔卫,为前志所无。明初设屯田一千八十顷,置卫所,驱屯丁运民粮,其始甚善,迨后弊生。大屯制大壤。屯兵甚苦,故立沔卫一门,详陈既往。此志外传仅录陈友谅传,后附方弘履叙言。纪善一门,收入生存,自古今未有之。此志祀典志后继灾祥,祠庙又在纪善之后,编次秩序不及曾志有条不紊。③ 十二卷,首一卷,清葛振元修,杨钜等纂。葛振元,字义乾,安徽怀南人,进士,官沔阳知州。杨钜,字子青,湖北应山人,举人,官沔阳训导。州志自乾隆五年(1740)禹殿鳌修后,历百余年未修,光绪元年(1875)省檄志乘,各府州县续修。沔阳州令,自光绪元年至二十年(1894),更换十二人,间及志者甚少。陆佑勤在任五年,重为修辑,付梓仅得十分之四,即去任,继任者展转废置,迄未刊行。二十年葛振元莅任,始促成。《沔阳州志》光绪二十(1894)刻本。全书二十卷,每卷一纲,分天文、地舆、建置、食货、学校、武备、秩官、选举、人物、列女、艺文、杂类,子目九十二。此志条目,变更前志,大体完备,沔阳为泽国,南临大江,北视襄阳,汉水自襄郢而来,在沔阳之西,江水自秭归而来,在沔阳之南,他邑仅防一面,而沔阳独受二水之患,自古以来时遭水患,此志于虑患之人,系水之法,皆广为搜罗。如嘉靖三年(1524)州令储洵的《利病书》,通篇采录,为后人之鉴。人物类,前志有以生存入志者,此志严行拒绝,率由史例,其才识较胜于前志。至于列女类有割肝、割股之目,艺文类有杂论书考之目,过于繁杂,但也属难免。

猜你喜欢

  • 测海楼藏书目录

    十二卷。清吴引孙编。吴引孙,生平不详。吴氏上承其父家藏之福书堂,本人并不太刻意致力收藏宋元旧本,但能够对实用性书籍广为收蓄。此目著录图书八万余种,卷首冠以御制敕撰之书,卷二经部、卷三四史部、卷五六子部

  • 春秋或问

    ① 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吕大圭(生卒不详)撰。吕大圭字圭叔,号朴乡,南安(治今江西大余)人,宋代经学家。淳璠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出知漳州军、节

  • 实嬾斋诗集

    四卷。清张时泰(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张时泰字平山,号六可,自称实嬾先生。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官桐城县知县。时余工诗。本集前有时泰自作小传。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鸡肋

    一卷。宋赵崇绚(生卒年不详)撰。赵崇绚字元素。据《宋史》宗室世系表,可能是简王元份的第八世孙。其父赵汝适,曾编写了《诸蕃志》。书前作者自称汴人,意为不忘其本。本书为作者杂采古事,偶然记录,编辑而成。其

  • 直隶通州志

    二十二卷。清王继祖修,夏之蓉纂。王继祖,汉军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十五年知通州,二十二年离任。夏之蓉(1698-1785),字夫裳,号醴谷,晚号半舫,江苏高邮人。清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盐城教谕,

  • 春秋义

    三十卷。明顾懋樊(详见《桂林点易丹》)撰。该书朱彝尊《经义考》有著录,注云“未见”。阐释《春秋》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参考《左传》、《公羊传》及《穀梁传》三家说,并偶尔采录其他诸儒的观点。该书原为应

  • 钦定平苗纪略

    五十四卷。清鄂辉等奉敕撰。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爆发了石柳邓、石三保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历时一年许,后被官府镇压。此书详述了这次苗民起义发生、发展的经过及清政府善后措施。有武英殿聚珍版行世。

  • 合声简字谱

    一卷。劳乃宣撰。先是有宁河王照(1859-1933)撰《官话合声字母》一书,并于京师创立“官话字母义塾”,由其门人王璞担任教员,推广王氏所创字母。劳氏与王照见解一致,认为中国方言种类繁多,近世交通日便

  • 易经卦变解

    一卷。清吴脉鬯撰。吴氏曾撰《易象图说》六卷,末卷有八卦纳甲占例。据其六世孙吴菼所作序言,此书于顺治十六年(1659)刻板。而卦变解八宫说则藏稿于家,因惧其不得流传,吴菼将其付梓以求广为传播,但此书未见

  • 魏忠贤始末

    一卷。清赵吉士撰。吉士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书记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事。现有《逊敏堂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