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汾州府志

汾州府志

①十六卷。明王道一等纂修。王道一,山东黄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三十六年(1608)任汾州知府。此本为创修。《汾州府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全书十六卷,卷一图考;卷二地理类:疆域、沿革、山川、风俗、古迹;卷三建置类:藩封、城池、堡寨、公署、祠祀、桥梁、铺舍、关领,卷四学校类;卷五至卷六赋役类:户口、地税、徭役、水利、土产;卷七至卷八职官类:文职、武备;卷九至卷十选举类:科第、岁贡、辟举;卷十一至卷十二人物类:名宦、乡贤、寓贤、孝节、隐逸;卷十三至卷十五艺文类:敕谕、碑记、题咏;卷十六杂志类:坟墓、寺观、仙释、灾祥。此编体例较严谨,门类排列合理,然因草创,疏漏舛讹甚多。②三十四卷,首一卷。清孙和相修,戴震纂。孙和相字调鼎,山东诸城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三十二年(1767)任汾州知府。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又为当时方志学界地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戴震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四十岁始中举,五十一岁时才被推荐入馆参加纂修《四库全书》,五十三岁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少聪颖勤学,对文学、音韵、训诂、经学、天文、地理、算术、哲学均有研究,且造诣很深。著述宏富,有《毛郑诗考正》、《声韵考》、《考工记图》、《屈原赋注》、《诗外传》、《勾股割圜记》、《原象》、《续天文略》等五十余种,所著多编入《戴东原文集》,还主纂了《汾州府志》、《汾阳县志》、《直隶河渠书》、《水地记》等。修志观点继承郑樵,主张“以山川为主而求其郡县”,提倡“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志以考地理”等,这与章学诚的史事文献,讲究实用观点不同。乾隆三十二年,孙和相掌汾州府。翻阅前志,惜其久而未修,遂集绅士,咨访旧闻,酌定体例,和相亲加润色,历一年草就后,适戴震游于汾晋,乃延聘戴氏笔削成书。《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全书三十四卷首一卷,二十九目。卷首有例言、图、表,卷一沿革、星野;卷二疆城;卷三至卷四山川;卷五城池、官署、仓廒、学校、坛壝:卷六关隘、营汛、驿铺;卷七户口、田赋、盐税;卷八至卷九职官;卷十至卷十一宦绩;卷十二食封、流寓;卷十三至卷十六人物;卷十七义行;卷十八至卷十九科目;卷二十仕实;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冢墓;卷二十四祠庙;卷二十五事考;卷二十六杂识;卷二十七至卷三十四艺文。此志义例精严,文辞雅驯,非其他府志所能及。其长处有二,一是该志引经据典,重于考据,厘正旧志之讹误者甚多;二是地理山川沿革,考证尤详,并务求切于民用。该志以其详赅,纲目井然,为修志之楷式。

猜你喜欢

  • 荆南倡和集

    一卷。元周砥、马治同撰。周砥字履道,江苏无锡人。马治字孝常,江苏宜兴人。二人事迹皆附载于明史文苑传中陶宗仪传末。至正间,周砥遭乱,客居马治家;马治馆周砥于宜兴荆溪之南,随事唱和,积诗一卷,各录一帙而怀

  • 古本大学解

    二卷。清刘醇骥撰。醇骥字千里,广济(今湖北广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用《大学》古本,不分经传。首列《大学考》,次列《礼记》中《大学》古本,再次列《大学解》。本书辨明二程、朱熹、王柏、董槐等人

  • 说易

    十二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还一,河北内邱人。崇祯中由拔贡生官至太原府通判。此书解经,大致宗程颐、朱熹。前列图说,次卦象、次《彖传》、次爻象、次《文言》、次《系辞》、次《说卦》、次《序卦》、次《杂卦》,

  • 广雅疏证补正

    一卷。清王念孙、王引之撰。《广雅疏证》刊成之后,王氏父子复加勘校补充,所言或细书刊本上,或别签夹入书中。手校补本《疏证》先由清河汪汲收藏,后入扬州书贾夏炳泉手,复由淮安黄海长购得,经罗振玉鉴定确为王氏

  • 尚书古文证疑

    四卷。清孙乔年撰。孙乔年字保田,江苏高邮人,清代学者。本书作于乾隆甲申(1764年),所以没有看到惠栋、王鸣盛等人攻击东晋伪《古文尚书》的书。然而明代攻击《古文尚书》最为激烈的梅鷟,孙乔年在书中也没有

  • 钓台集

    ① 六卷。明陈文焕(生卒年不详)编。陈文焕,字静庵,陕西临川人。官浙江严州(今建德、淳安、桐庐一带)府知府。是集成书于万历四年(1576),依《钓台集》旧本,续以后来诗文,凡六卷,别无发凡起例之处。是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

  • 紫微杂记

    见《紫微杂说》。

  • 燕堂诗钞

    八卷。清朱经(一作朱径,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朱经,宝应(今属江苏)人,字恭亭。本集为朱经自编,收其自康熙二十五-三十八(1686-1699)年,共十四年之诗作。其诗缘情绮靡,颇有格韵。其中少时作

  • 管子

    二四十卷。周管仲(?——前645)撰。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今河南许昌市西)人。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起经商。齐襄公时政令无常,鲍叔牙、管仲分别保护公子小白、公子纠逃出齐国。齐襄公死后,公子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