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马维翰(1693-1740)撰。维翰,字默临,又字墨麟,号侣仙。海盐(今浙江海盐)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四川东道。其器识宏达,九岁能为诗文。其诗以纵横矫健为长,意之所向,不避险
三卷。清马卢榆撰。卢榆字季立,广东顺德(今属广东省)人。该书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加以阐发,有清光绪年间两湖书院刊本。
一卷。清黄遵楷撰。遵楷字幼达,广东梅县人。该书记其兄黄遵宪生平。遵宪字公度,著名诗人及驻外使节。光绪二年(1876)中顺天籍举人,曾出使日、美、英、法、德及新加坡等国,颇谙列强虚实及俄国应付之方法,时
清杨魁植(生卒年不详)撰,其子文源(详见《根黄集》)增订。魁植字辉斗,长泰(今福建漳州)人。此书包括信州学官石刻《六经图》(《易》、《书》、《诗》、《礼记》、《周礼》),再把《春秋》按三传分而为三,加
十一卷,清定郡王载铨撰。载铨(?-1854),清定端亲王奕绍第一子,道光十六年(1836)承袭定郡王,咸丰三年(1853)予亲王衔。本书是他于咸丰元年五月署理步军统领时所辑。当时,载铨以步军统领衙门档
二卷。清张启泰(生卒年不详)编。启泰字仰山,山东嘉祥人。精鉴赏,工篆刻。是编上卷为《韵辨》,首有聊城杨绍和序,并冠以《敬避字样》、《应抬字样》、《磨勘条例摘要》。下卷为《字学举隅》,前有临桂龙光甸原序
一卷。清鲁笔(?-约1747)撰。鲁笔,字雁门,号蘸青,一号榆谷,雷州(今广东海康)人。科场屡受挫,遂闭门著书。精六书韵律。有《见南斋诗文集》、《楚辞达》。乾隆年刊本有梁同书序与方城的书后跋。嘉庆刊本
五卷。吴士萱(1870-1932)撰。吴士萱字梦舟,号荫云,湖南长沙人。清光绪间诸生。士萱少以骈文驰名,偶尔赋诗。因有人曰“其诗不工”,士萱感奋,于是日夜研读古人诗作,学习清二百余年各诗家作品。由是遂
四卷。清汪潮生撰。汪潮生字汝信,号饮泉,江苏江都人。生卒年未详。诸生。此书为词集。首卷六十七首,次卷六十二首,三卷七十二首,末卷六十首。共二百六十一首。前有黄承吉序。其词不宗一家。精深华美,声调高朗,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世珍(约1473-1542)字公瑞,朝鲜忠清北道槐山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士,官同知中枢事。尚著《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训蒙字会》等。崔氏著述对朝鲜文的普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