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库纂略

武库纂略

十卷。附九边考 一卷。原题明古宣张一龙云昭撰。张一龙始末未详。此书前有周镳、詹应鹏《序》、《自序》,及其子张思琳所撰《武库纂略述略》各一篇。《述略》谓有明一代文运之隆,迈越前代。而于武略一道甚不讲求。甚至武弁之士也以天下承平日久,逐渐荒废武业。其父张一龙有鉴于此,故纂辑是书。所记皆为历代兵事,上起黄帝,下终明崇祯末年。分年编载,颇便检阅。中尤于辽东战事为详。惟记清初历史,仅至万历末年而止。天启、崇祯两朝,则题为《武备疏考》。录黄彦士、冯三元、王在晋、邹元标等关于辽事的奏疏而已,似嫌阙略。此书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尤其明末清初军事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由于涉及清初事迹,故在乾隆年间遭禁毁。《禁书总目》、《违碍书目》上皆有名。《续修四库全书总目》考周镳为明末复社中知名人士,推张一龙亦社局中人物。又著录此书有明崇祯丙子(1636)年刻本。

猜你喜欢

  • 南华真经口义

    见《庄子口义》。

  • 孝经谊诂

    一卷。马其昶(1855-1930)撰。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参与纂修《清史稿》,著有《抱润轩文集》、《毛诗学》等。是书为马其昶所撰《三经谊诂》之一,自序谓“孝经为圣人已乱之书”,用以“

  • 说文正字

    二卷。清王石华、孙凤卿同撰。王、孙二氏之生平未详。是书依《说文》字部,写为正字,并附古文篆籀,或字之变体。去掉徐铉所增之字,分为上下两卷。其于文字源流,叙述简明,可使学者循览易了。不失为小学之津要。

  • 韵字急就篇

    十卷。清迮鹤寿、沈懋德同撰。鹤寿(1773-1836)字青崖,号兰宫,江苏吴江县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官池州府学教授。尚著《齐诗翼氏学》、《夏殷周九州经界疏证》、《九州分土疏证》、《蛾术编注

  • 巽斋四六

    一卷。宋危昭德(约1268年前后在世)撰。昭德字子恭,昭武(今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官至权工部侍郎。事迹具宋史本传。著有《春山集》,今已失佚。此本摘录其骈体,仅四十九首,非

  • 异同韵辨

    五卷。清王筹撰。筹字鹤山,山东安丘县人。筹以为历代韵本繁略失当,意见分歧,初学者往往平仄不辨,作诗易至失占,作赋必多出韵,因以今韵为本,折衷于《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书,撰为是编。就韵中可以通用、

  • 常璩蜀李书

    一卷。清汤球辑。常璩撰有《华阳国志》,前已著录,《蜀李书》为他的另一著述。《颜氏家训书证篇》云:“《李蜀书》,一名《汉之书》。”《史通·正史篇》云:“蜀初号曰成,后改称汉,李势散骑常侍璩撰《汉书》十卷

  • 邑乘志余

    一卷。清朱彬撰。朱彬(1753-1835),字武曹,号郙甫。宝应人。乾隆举人,少与刘台拱齐名从事经传训诂声音文字之学。著述不下10余种,以《礼记训纂》最为世所称。康熙间修志。历时已久,遗闻甚多,有志之

  • 扫余之余

    三卷。附《归涂闲纪》一卷。明刘锡元撰。刘锡元,字玉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五(1607年)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是书第一卷《庚夏七发》,记其泰昌元年(1620)夏病疫事;第二卷

  • 连州志

    十二卷。清杨楚枝修,吴光纂。杨楚枝,云南太和县人,举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任知州。旧志在宋代有《湟川集》,漫不可考。明弘治间,知州夏镐始修,万历、顺治、康熙间续有编辑。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