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清洪颐煊及其子洪瞻墉一同收辑。洪颐煊字筠轩,深于精学,著述宏富。洪瞻墉字容甫,道光时官于粤东。当时以端州石摹刻此帖。帖中收明清人书各四卷,卷首各题“倦舫法帖”四个篆字,下为“洪颐煊”名字印。卷尾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赵霈涛纂。赵霈涛,奉化人。郯源属奉化县,山川既佳,人物亦盛。此志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化赵氏剡曲草堂活字本。全书共二十四卷,分为都图、里至、镇市、坊表、风俗、义举、山类、川
一卷 附补遗。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前有同治十二年(1873)潘祖荫序,末附泉辨。最后有自跋,及陈寿卿评语数十则。本书多述遗闻轶事,及各家著录的得失。补遗则间或涉及考释泉币文字。潘氏在序
四十八卷。清彭申甫撰。彭申甫字丽崧。湖南长沙人。道光乙未(1835)举人,候选通判。书中对李氏集解、王氏易注、程氏易传、朱氏本义的原文全部采录,并把陆氏《经典释文》、孔氏《周易正义》及汉魏晋南北朝、隋
二卷。明袁衮撰。袁衮,字补之,号谷虚子。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庐陵县知县。以正田藉、稽虚税为时所称颂。官至礼部仪制司主事。袁氏为吴中鼎族,袁衮与其兄、弟六人号袁氏六俊。
十卷。明郭秉詹(生卒年不详)书,清叶梦龙(1775-1832)觅工精刻。郭秉詹,字廷执,工于书法,隐居不仕。叶梦龙字仲山,号云谷,南海(今广州)人;叶梦龙喜好书画,结交一时名流,此帖便是承人之托的产物
二卷。晚明李介撰。李介字介立,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时在世。有人(丁文江)说他是徐霞客庶子,其母周氏不容于嫡母,有孕而出徐门,另嫁李氏,生李介,故李介又名寄;又因历明清两朝,故字介
八卷。民国严用琛、鲁宗藩修,王维新、连笃敬等纂。严用琛字南翘,湖北黄岗县人。民国七年(1918)任襄垣知县。鲁宗藩字丹阶,楚北荆门(今湖北荆门)人,民国十二年(1923)任襄垣知县。王维新字希文,总统
一卷,《洞语》一卷,《接善编》一卷,《人伦外史》一卷。明刘阳(生卒年不详)撰。刘阳字一舒,号三五先生,安福(今属江西)人。少受业于彭石屋刘梅源,授以王守仁之学。遂往赣州谒见王守仁。嘉靖四年(1525)
二卷。明刘三吾(约1312~约1400)撰。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末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十八年(1385)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洪武末因考试不实罪被发戍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