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樊川文集

樊川文集

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唐杜牧(803-852)撰。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佑之孙。牧大和二年举进士、登贤良方正。先后出任校书郎、江西观察史、监察御史、刺史、司勋员外郎、史部员外郎,至中书舍人。牧自幼博览经史,好习兵书。著述宏富。其代表诗作有《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河湟》、《早雁》、《九日齐山登高》、《过华清宫绝句》、《赤壁》、《乌江亭》、《泊秦淮》、《江南春》、《山行》、《清明》、《秋夕》、《寄扬州韩绰判官》等。牧亦系散文学家。其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所作以政论及人物传记见长。其书法、绘画亦颇有造诣。牧又美姿容,好歌舞。牧殁,裴延翰编次成《樊川文集》。延翰在序中写道:“牧少得恙,尽搜文章阅千百纸,掷焚之。才属留有十二三”。而延翰又据己收杜牧文稿,“比较焚外,十多七八。得诗、赋、传、录、论、辩、碑、志、序、记、书、启、表、制,厘为二十编,合四百五十首。至宋,又编次出《外集》、《别集》。是书内容,卷首有裴延翰序文。卷一为赋三首、诗二十八首,卷二为律诗六十七首,卷三为律诗八十八首,卷四为长韵四首、律诗七十一首,卷五为《罪言》等文五篇,卷六为《燕将录》等文七篇,卷七至卷九为碑志、墓志铭,卷十为序、记及《自撰墓志铭》,卷十一至卷十三为书,卷十四为文,卷十五为表、状,卷十六为状、启,卷十七至卷二十为制。《外集》一卷为诗近一百三十首,《别集》一卷为诗五十九首。然晚出之外集、别集鉴别不精,其中他人诗作杂入其间。此书传世者主要版本有明嘉靖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景苏园杨寿昌据宋本影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允吉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归闲述梦

    一卷。明赵璜撰。璜字廷实,号西峰,安福(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庄敏。该书是一部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载作者居官时的事迹。卷首有自序一篇和诗数首,辞彩朴俚。

  • 经典释文补续略例

    一卷。汪远孙(1789-1835)撰。汪远孙字久也,号小米、借闲漫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据《清史列传》记载:“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内阁中书。”家中有著名的藏书楼“振

  • 有诚堂诗词

    四卷。清方彦珍撰。方彦珍,生卒年不详,字静云,号岫君,江苏仪征人,甘泉程立慕之妻。清代词人。著有《有诚堂诗词》四卷,《正始集》中收有她的《缄吟稿》一卷作品。此书有道光四年(1824)刊本。

  • 周易庄氏义

    一卷。辑佚书,庄氏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庄氏何人未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载庄氏《易》义,惟孔颖达《周易正义》引之。马国翰据《周易正义》辑佚成一卷。朱彝尊《经义考

  • 冯少墟集

    二十二卷。明冯从吾(约1603年前后在世)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恭定。著有《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

  • 吴中金石新编

    八卷。明陈暐撰。陈暐,字耀卿,河南人。明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号)间,官苏州通判。他与吴县知县邝璠,举人浦应祥、祝允明等人,共同采集郡中石刻,并汇录成此书。书分为七类,按学校、官宇、仓驿、水利、桥梁、祠

  • 尔雅翼

    三十二卷。南宋罗愿撰。罗愿(1136-1185)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官知鄂州。博学好古,法秦汉为词章,高雅精炼,朱熹特称重之。所著尚有《鄂州小集》、《

  • 吴礼部词话

    一卷。元吴师道(1283-1344)撰。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早年读宋儒真德秀遗书,深受影响。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调宁国录事,乱兵过境,唯吴师道敢强压之。会

  • 坦庵词

    一卷。宋赵师侠撰。赵师侠(又作师使),字介之,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淳熙二年(1175)进士。燕王德昭七世孙。曾为江华郡丞,宦迹及于湘、赣、闽中一带。与叶梦得、徐俯有交往。《书录解题》著

  • 宋史纂要

    二十卷。明王思义撰。思义字允明,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宋史》删节为二十卷,使卷帙浩繁的《宋史》由烦冗归于约略,但缩之太甚。《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为江苏巡抚采进本,其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