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文忠公三录

杨文忠公三录

杨廷和撰。杨廷和(1459-1529),明四川新都人。字介夫,号石斋,成化戊戌(147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正德二年(1507)入内阁、历官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参预机务。时刘瑾专横,他与李东阳委曲求全,任首辅后,致朝多失政,中官横行,不能有所裁禁。武宗死,以兄终弟及立世宗。世宗未至,廷和总朝政几四十日,以遗诏尽罢一切非常擢者,中外大悦。及大礼仪起,廷和力争,议不合,乞休归,后竟削职,卒年七十一。隆庆(1567-1572)初复官,谥文忠。有《杨文忠公三录》,此本名为三录,实则题奏前录一卷,题奏后录一卷,视草余录一卷;辞谢录四卷,共四种。其中题奏前录是正德(1506-1521)时所上;题奏后录是嘉靖(1522-1566)时所上,乔宇为之作序;视草余录,有萧大亨为其作序,另有自序,称其官内阁时,将朝廷奏对之词,政事可分之议,随事录之,序题为嘉靖六年(1527),所记止于二年(1523);辞谢录皆辞职谢恩诸疏,林俊为之作序,卷帙多于三录,而又不在三录之数,其中个别之处有过于朴率之病,大多切直中理,敢指陈时弊。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天缘合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八出,写明中叶几个文人的逸事。情节大略为:才士祝允明和唐寅二人来到杭州,住在解元周文彬的家中。周文彬扮为女装而祝允明辨认不出。祝允明即与周文彬打赌,若在观灯之时,游人不能辨

  • 吴兴绝唱集

    四卷。《续集》二卷。明邱吉(生卒年不详)编。邱吉,字大祐,湖州(今属浙江)人。本书收录其乡元、明两代之诗,亦间及流寓;其人非吴兴而诗为吴兴,作者亦附于后。所录多涉俗艳,不尽诸家之长,且以绝唱为名,而邱

  • 改堂文抄

    二卷。清唐绍祖(1669-1749)撰。绍祖字次衣(一作赐衣),号改堂。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知湖州府,入为刑部员外郎。绍祖少师姜宸英,登第出于李光地之门,故其文苍劲

  • 区种五种

    五卷。附录一卷。清赵梦龄(生卒年不详)辑。赵梦龄,字锡九,号菊斋,又号西湖寄生,仁和(今属浙江杭州市)人。《区田五种》辑录了五种有关“区田法”的著作。有宋葆淳的《汜胜之遗书》、孙宅揆的《区种图说》、帅

  • 默记

    三卷。宋王銍(详见《补侍儿小名录》)撰。此书多记载汴京朝野遗闻,有的是史书所不载。王銍掌悉掌故,所考证之事,多言之有据。其中记君主、大臣,直书其事而不隐,如《周世宗儿》、《徐铉》、《艺祖》、《神宗》、

  • ■经笔记

    一卷。清陈倬(生卒年不详)撰。陈倬,清经学家,字培之,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市)人。倬受业于长洲陈奂。生平著述,以经义居多。曾经遭到盗寇的抢劫,所著述的文章尽付之于火烬。这部书稿也只残留下十分之一,后曾

  • 历朝珰鉴

    四卷。明徐学聚撰。学聚,字敬舆,兰溪(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该书是辑录历代宦官事迹的专著。自周秦以后一直至明代。书中内容分“善可为法”和“恶可为戒

  • 后六帖

    见《白孔六帖》。

  • 郑记

    一卷。清袁钧(见《六艺论》)辑。此书《隋志》著录六卷,题郑玄弟子撰。两唐《志》并载《郑记》六卷,均不著撰人。唐刘知几《史通》云:“郑之弟子分授门徒,各述师言,自相问答,编录其语,谓之《郑记》”(据王利

  • 上阳子金丹大要

    见《金丹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