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朝野类要

朝野类要

五卷。南宋赵升(生卒年不详)撰。赵升字向辰,文昌(今属广东)人。赵升仕履事迹不详,据《朝野类要·序》称,自幼入京都观朝仪、刑政、名理诸事,吏犊之文,及闻缙绅间互相称谓等沿习之语,皆蒙然无所知识,遂搜求诸书,不是记载简略,就是没有记载,只好求教于诸师友及老先生指诲。岁月寝久,虽曰强记终不如弱文,遂寄之毫楮,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探微索隐,整理成书。所记多为宋代朝野故事,以类相从。共分班朝、典礼、故事、称谓、举业、医卜、入仕、差除、升转、爵禄、职任、法令、文书、政事、杂制、帅幕、降免、退闲、忧难、馀纪二十类。《四库全书总目》只记载十四类,缺少差除、升转、爵禄、文书、杂制、退闲六类。各类之下分别记录,共三百二十九事。每事又各标小目,而一一详诠其说。全书于宋代案牍文辞及官场习语逐一解释。惟其宫禁内职不作记录。宋代吏牍文辞及缙绅官场沿习之语,时人都不易理解,如朝仪有“把见”,科举有“混试”之类,后人更加不晓其意了,惟赖此书诠释,开卷厘然。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诚为有功于考证,较之小说家流资嘲戏、侈谈神怪者,固迥殊矣。”对后人研究宋代朝野礼仪、典章制度等,有参考价值。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又收入《四库全书》、《知不足斋》、《丛书集成初编》、《笔记小说大观》等丛书。

猜你喜欢

  • 张勇烈公行状

    一卷。清钱鼎铭撰。鼎铭,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状述张树珊事迹。树珊字海柯,安徽合肥人,两广总督张树声之弟,官至广西右江镇总兵,列淮军猛将。卒后赠太子少保卫,谥勇烈,年四十一。状首有国史列传。现

  • 黄帝阴符经注解

    见朱熹《阴符经考异》。

  • 景陵县志

    ①十二卷,清李馨修,吴泰纂。李馨,字兰若,陕西狄道人,贡生,康熙初官景陵知县。吴泰,字梅里,号岳宗,景陵县人,库生。景陵县志由宋浙江嘉定人林英发创修,其后有弘治志、嘉靖志、天启志,俱佚。康熙初年,李馨

  • 易经辨疑

    ①七卷。清张问达撰。张问达字天民,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前有康熙十八年(1679)广平冀如锡序,称其得力于阳明良知之学,所以其书黜数崇理,而淡理又统归之于心,极力排除卜筮之说,未免过分。张问达自序,首

  • 缊古堂增补陶朱公致富奇书

    十卷。无名氏撰。书前题“陈眉公原本,钟山烟霞逸叟增定”,实际上该书仍是《陶朱公致富奇书》的变种。该书十卷,又分为授时、耕稼、种植、蚕桑、畜牧、占释、商贾等七篇。该书现存于南京农学院。

  • 尚书辑录纂注

    六卷。元董鼎(生卒年不详)撰。鼎字季亨,别号深山,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末元初经学家。仕履及主要事迹均不详。鼎私淑黄干、董铢,黄、董皆朱熹门人,故其自序称“得朱子再传”,其学宗主朱熹。《尚书辑录纂注

  • 天中记

    六十卷。明陈耀文(生卒年不详)撰。陈耀文字晦伯,确山(今属河南)人。明嘉清年间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知识博洽,学治有据。著有《经典稽疑》、《学林正就》等。陈耀文家居近天中山,所撰故名曰:《天中记》。世

  • 秦王演义

    见《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 古庭祖师语录辑略

    四卷。明代释□□撰。古庭,是学法师善学的自号。《古庭祖师语录辑略》为语录体佛书。主要记载善学法师博学佛法,弘传宗义的言论及有关教义之见解。善学,俗姓马,出生于儒学家庭。学内外典,尤对《清凉大疏钞》、《

  • 易经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桢主持编校。杨国桢,崇阳人。嘉庆进士。抚河南七年,悯读书人得书难,刊十三经读本,又因《论语》、《孟子》家有其书,去之。只刊十一经。此《易经音训》即其一。由开封知府存业、知县袁俊、汪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