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晦庵集

晦庵集

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宋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孝宗即位,数上言反对主和,与宰相汤思退、洪适不合,归。其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知南康军、提点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光宗时,任江东转运副使,知漳州、潭州。宁宗时,任焕章阁待制、待讲。时韩侂胄擅权,禁道学,朱熹被劾。庆元四年(1198),宁宗亲订伪学逆党籍,他在其中。两年后病卒。谥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朱熹是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学说,为理学之集大成者,世称“程朱学派”。朱熹认为理和气不能分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强调“理在先,气在后”;“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主张恢复三代之治,愿“周孔之道”常存。他的学说,被视为理学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为学强调穷理,认为“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所以他竭其精力,研究六经孔孟。他论文,认为“古文之与时文,其使学者弃本求末,为害等尔。”论诗,认为只应论志之所向高下,不应论工拙,如果留情于工拙,则“葩藻之词胜,言志之功隐矣。”他是理学家中谈文最多的人,他重视穷理致知,论述中亦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朱熹著作甚富,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著作影响最大的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周易本义》等。自为诗文则有《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为康熙时蔡方炳、臧眉锡所刊,方炳书后题曰“朱子大全集”。今有《四库全书》本。另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和《洪氏唐石经馆丛书》等本。

猜你喜欢

  • 玉烛宝典

    十二卷。杜台卿撰。杜台卿,字少山,博陵曲阳(今属河北省)人。少好学,北齐时官至中书黄门侍郎。北周代齐后,归于乡里。隋初被征入朝,官著作郎。开皇十四年(594年)致仕。该书约在北周代齐之后所撰,史称“尝

  • 农曹案汇

    不分卷。清刘岳云撰。刘岳云,见《光绪会计表》条。是书前有戴鸣慈序。第一册载官票局官银钱号,第二册载商税、厘捐,并分子目为厘捐原起、整顿厘捐、里下河厘捐、盐厘、米厘、布棉税厘、洋药税厘、土药税厘、续表、

  • 灌园集

    二十卷。宋吕南公(1047-1086)撰。吕南公,字次儒,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宋史文苑传》称其“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不肯缀辑陈言。”熙宁中,王氏经义盛行,只有南公度不逐时好。他一试进士不中,即

  • 论坐帖

    一卷。唐颜真卿书。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曾宫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等,封鲁郡公,有“颜鲁公”之称。颜真卿书法先学褚遂良,后学张旭。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

    二卷。隋代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可称之为是《法华经》的节释单行本。只对《法华经》中四大要品之一的普门品作疏。由智口授,弟子灌顶笔录整理成书。亦有称《观世

  • 日涉编

    十二卷。陈堦撰。陈堦,字升也,应城(今属湖北省)人。该书采录与时令相关的故实、诗歌,按时令编次。每月一卷,先叙月令、节候,再以三十日依次叙列,故实居前,诗歌继后。书前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巩昌知

  • 御定广群芳谱

    一百卷。清汪灏、张逸少等编撰。汪灏,字文漪,一字天泉,临清(今山东临清市)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巡抚河南,办事果断,纪律严明,因督修黄河工程,积劳成疾,乞求归里,不久病

  • 金陵通传

    四十五卷,补遗四卷。清末陈作霖(生卒年不详)撰。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江宁(今南京市)人,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该书为作者竭三十年之力而成。记金陵自成周以下至当世人与事、以年代为序,人以类分。仿李

  • 洪范后案

    二卷。清王鸣盛(详见《尚书后案》)撰。在《西庄始存稿》中,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洪范后案》,即《尚书后案》的卷十二。此书一为初稿,一为定本,二者之间略有不同,相对来说初稿较简略而定本稍详细。但是此稿论《河

  • 李文恭公行述

    一卷。清李概等撰。此书所述为其父李星沅(1797-1851)事迹。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历任编修,汉中知府,陕西、江苏巡抚,云贵、两江总督等官。道光三十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