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阙如编

春秋阙如编

八卷。焦袁熹(1660-1730)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上海市)人。清代经学家、诗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后,不赴会试,专研经学,工科举之学,诗亦戛戛独造,不侪流俗。除此书外,焦氏还有《此木轩诗集》、《此木轩直寄词》。此书是未成之书,只列成公八年而止。《穀梁传》发《春秋》“常事不书”之例,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衍为“有贬无褒”之说。宋元明诸儒承袭其说,以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上至周王,下至列国,无一人免遭孔学讥贬,明吕楠《春秋说志》甚至认为孔子贬及天道。焦氏此书旨在纠正诸儒说褒贬之失,认为《春秋》据史直书,无关褒贬。如隐公盟蔑,诸儒以为恶私盟,焦氏则以为继好息民,胜于相虞相诈;无骇之帅师入极,诸儒以无骇书名为贬,焦氏则认为此若后世帝之胄不系以姓,非贬,如此之类数十条,皆驳诸儒有贬无褒之说。隐公元年春王正月,诸儒于此多发大义,而焦氏则谓:“元犹始也,首也;继父惠公为君,逾年乃称元年,犹言我公之第一年也,是年是周平王之四十九年。以其是鲁国之史,故自纪其君之年而已,不得称周王之年也。”又云:“圣人因旧史之文录之,褒贬予夺无所施于其间。至如尊王之义,正始之义,若此之类自然皆在其中,不烦措意设辞,谓我之意斤斤然特寄乎此也。”此说在当时实有过人之处。书末附《读春秋》数条,论即位或书或不书,四时或备或不备,此乃有史之本无,有传写之脱佚,并非孔子有意增减笔削,旨在破诸儒穿凿之说。此书以《左传》所载之《春秋》经文为主,而曰《公羊》、《穀梁》之异文则以小字附注其后。其书之取名“阙如”,则取自《论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之句,表明了作者反对主观臆造的治学态度。《四库》系从焦氏手稿传抄,现存嘉庆九年钱氏刻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占筮书

    三卷。清毛奇龄撰。书名“春秋”为摘取《左氏传》所记载的占筮,以阐明古人的易学。因此此书实为《周易》之作,而不是为《春秋左氏传》而作。自汉代以来,谈占筮者不只一家,然而取象玩占存于世且可验证的,没有比《

  • 宁阳县乡土志

    一卷。清曹倜修,李椿龄、张云渠纂。曹倜,江阴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宁阳知县。李椿龄字广文,邑人。张云渠,邑人。光绪年间,朝廷命各郡邑编辑乡土志,以资采择。宁邑前令更调频,仍无暇修志,曹倜掌宁阳

  • 易学启蒙补

    二卷。清梁锡玙撰。此书系补朱子《周易启蒙》。梁氏或补上书未备,或上书文字内容已备,而为之补图。此书于启蒙多补充,然画蛇添足之举也不少。梁氏当时以经学闻名,其易学得时人推崇。今观之,其易学多所疏陋。今存

  • 痘疹全书博爱心鉴

    见《痘疹博爱心鉴》。

  • 进藏程站

    一卷。清王世睿撰。王世睿,字道存,山东章邱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泸州知州。雍正十年(1732),奉檄入藏,往返历九个月,因成此书,以记行程。首记自四川打箭炉起行,经襄塘、巴塘、江卡、乍了

  • 木笔杂钞

    二卷。题宋无名氏撰,其人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小序一篇,称作者息轸多年,小有纪录。因斋前有木笔一丛,遂以定书名。今检其书,皆杂抄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之文。吴子良原书八卷,今传本四卷,此书仅摘抄二卷,多

  • 安分斋集

    十卷。明郑本忠(?-1403)撰。郑本忠,字亦本忠,自号安分生,浙江县(今宁波市)人,生年不详。忠少既笃学,益务综览,涵濡渟蓄。明洪武六年(1373)举明经,不起,后经本县教谕赵思盛推荐授昌国训导,不

  • 周松霭先生遗书

    九种,三十五卷。清周春(详见《中文孝经》)撰。此书为周春著作另刻本,较《松霭初刻》六种多收三种,有《十三经音略》十二卷附录二卷、《小学余论》二卷、《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均为音韵等著作。其余六种,

  • 石隐园藏稿

    八卷。明毕自严(1569-1638)撰。毕自严,字景会,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松江推官,累迁至太仆卿,后改右佥都御史,官至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致仕,卒。著有《石隐园藏

  • 栾城遗言

    一卷。也称《栾城先生遗言》。北宋末南宋初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南宋建立后移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北宋大文学家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官至监丞。苏籀十余岁时即随祖父苏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