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毛氏传

春秋毛氏传

三十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先儒之说《春秋》,主要在阐发义例,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始以五礼总贯《春秋》之事,元吴澄《春秋纂言总例》因之,然皆为草创,粗具梗概而已。此书即采二书之体例,分改元、即位、生子、立君、朝聘、盟会、侵伐、迁灭、昏觌、享唁、丧期、祭祀、搜狩、兴作、甲兵、田赋、丰凶、灾祥、出国、入国、盗杀、刑戮,共二十二门。又总该以礼、事、文、义四例。其《自序》云:“一曰礼例,谓《春秋》二十二门皆典礼也”;“二曰事例,则以二十二门一千八百余条无非事也”;“三曰文例,则史文之法也。……是史官记事另有法工,名为文法,亦名书法,而统以‘文’字概之”;“四曰义例,则直通贯乎礼与事与文之间”。此书本为分类编纂,但为了进呈御览,乃迎合皇帝之习惯改成传统的注疏形式,《四库提要》誉之曰“门例虽分,而卷之先后,依经为次,无割裂分隶之嫌,较他书体例为善”,实为阿谀之词。毛氏认为,孔子修《春秋》依据的是简书,而左氏作传则依据的是策书,实际上,春秋之时简策并无区别,故《左传》于崔杼之事称南史执简,而于华督之事则称名在诸侯之策。汉郑康成《中庸》注,蔡邕《狄断》皆以简策互训。至孔颖达《正义》始云:“大事书于策者,经之所书也小事书于简者,传之所载也。”这是以内容之重要与否区别简策经传,然证之经传则难以自圆其说。毛氏则认为,简策之区别在于内容之多少,内容少则书于简,即是简书;内容多则书策,即是策书。虽然皆是臆说,然毛氏较孔氏之说相对合理些。毛氏又说,假使没有策书,“则此《春秋》者,不过一门部名目,曰朝耳、会盟耳,侵伐而迁灭之耳,何曾有一事可究竟言之?而谓此名目中有微词,凡书国书爵书名书氏皆有义例,岂非梦梦?然而不考经文,则不能读传,不深覆简书,则不能检校策书之事。凡释《春秋》必当以经文为主而以传佐之。”毛氏所谓的传,是特指《左传》,因为“特《左氏》所据策书犹是鲁史之未备者,往往与简书互有阙落”。《左传》“是鲁史与晋楚诸史,轻之《公羊》、《穀梁》道听途说,徒事变乱者迥乎不同。”虽然毛氏主《左氏》,但认为《左传》亦有与经相悖之处,“如以郑大夫尹氏为隐公之妻,以隐妻子氏为桓公之母,以救邢之曹师为曹伯,以宋公子地本景公之弟为文公之孙,以执曹伯畀宋人为分曹田与宋人,以由宋公杀世子座事为宋华合比奔卫事,以晋先蔑士会迎公子于秦之师为拒秦于堇阴之师。诸凡以死賵为生賵,以媵异姓为媵同姓,以六月日食为闰月日食,以立式公之宫为立武成之庙,其间参错违背,不可胜数。”而《左氏》悖于经之外,皆“是以旧史阙而左氏以己意补之”之处。以今观学者对《左传》之研究,毛氏所指责《左传》悖经之处大都不能成立。如“尹氏”,《左传》所载之经作“君氏”,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考定尹乃君字之残,《左传》是而《公羊》《穀梁》非。现存《西河合集》本、阮刻《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墨子平议

    三卷。清俞樾(1821-1906)撰。樾字阴甫,又称曲园先生,浙江德清人。曾中道光进士,任翰林编修等职。著作有《诸子平议》、《诸子平议补录》等。《墨子平议》为《诸子平议》中的第四种,共三卷。在这部著作

  • 后梁春秋

    二卷。明姚士粦撰。姚士粦字叔庠,海盐(今属浙江)人,学问奥博、搜罗秦汉以来遗文,撰《秘册江函跋尾》各为考据,具有原委。另有《陆氏易解》、《后梁春秋》、《西魏春秋》等。《后梁春秋》即是记录五代时后梁的历

  • 观光集

    五卷。清蔡以封(约1755年前后在世)撰。蔡以封字桐川,嘉善(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均不详。蔡以封由优贡生官桐乡训导,工诗,著有《观光集》五卷,凡古今体诗八十五首,拟乐府四十六首,皆其监敷文书院时,逢

  • 春秋握诚图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握诚图》。诚为天道,王者应该掌握,有图相配,故名《握诚图》。其中载“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己,生执嘉”(《史记·高帝本纪》正义引),

  • 扁鹊指南图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以脉证形色编为歌括,以便记诵。可能为市井俗医所作。

  • 史记法语

    八卷。宋洪迈编撰。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乙丑(1145年)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端明殿学士,著有《南朝史精语》、《经子法语》、《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书。《史记法

  • 四库全书

    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是我国历史上最大一部官修丛书。乾隆年间,清王朝政治经济正臻全盛时期,学术研究也因朴学的兴盛而呈繁荣景象。大批学者遵循汉儒训诂方法研治古籍,深感有将古今著作汇为总集以

  • 彝陵州志

    八卷,清鲍孜修,徐同功纂。鲍孜,字禹思,辽东人,恩荫,官彝陵州知州。徐同功,字以中,湖北京山人,官彝陵州学正。州志自弘治知州陈宣修纂后,崇祯间知州俞彦重辑,今佚不传。康熙四年(1665),鲍孜知州事,

  • 戊申立春考证

    一卷。原题明路士登订。是编首书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岁立春正月节,历以洪武初钦天监监正《元统大统历法》推,推天正冬至得岁前十一月初四日癸巳正月初刻冬至得岁前十二月二十日戊寅亥初三刻立春。考古时只云某日冬至耳

  • 运气易览

    三卷。明汪机(详见《针灸问对》)撰。此书为汪氏取《素问》中五运六气之说详加辨析,阐释运气主病、证候、治法等,附以歌诀和图示,其中发明甚多。汪氏认为治病当以脉证为主,需辨证施治,而一味拘泥于“司天在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