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图明辨

易图明辨

十卷。清胡渭(1633-1714)撰。胡渭原名胡渭生,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十五岁为县学生,然乡试屡不第。于是专心研究古代经典,尤长于历史地理。曾著《禹贡锥指》二十卷,康熙召至南书房赐宴,并书“耆年笃学”四字赐之。此书为其《易》学代表作,专为辨别鉴定图书之学与《周易》的关系而作。陈抟推阐易理,以大衍之数作五十五点之图以当河图,取《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造四十五点图,以当作洛书。归其图于伏羲,反谓《易》由图作。又以《说卦》“天地定位”之文演为乾南坤北八卦方位称为先天图。朱熹《易学启蒙》和《易本义》前面九图承接其说。后人多沿其说,惑乱《易经》。但同时袁枢、薛季宣皆有不同的议论。元代陈应润作《爻变义蕴》,开始指称先天各图是道家假借易理作为修炼法术。吴澄、归有光等也相继排击,各有不同的论述。清朝毛奇龄作《图书原舛篇》,黄宗羲作《易学象数论》,黄宗炎作《图书辩惑》,争论特别激烈。但各人均各据所见,攻击对方罅漏之处,尚未能穷究追溯《易》之本末。胡谓认为《诗》、《书》、《礼》、《乐》、《春秋》皆不可无图,唯《周易》则无所用图,六十四卦、二体六爻之画即是其图。图书之学乃丹家之说,非出于《易》,不过依仿而托之,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此书卷一辨别河图洛书,卷二辨析五行九宫,卷三辨《周易参同契》、先天太极,卷四辨龙图及易数钩隐图,卷五辨启蒙图书,卷六、卷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学,卷九辨卦变,卷十辨象数流弊。均引据旧文,互相参证,用以堵住依托者之口舌,使学习者知晓图书之说,尽管言之有故,执持有理,但是修炼、术数二家旁分易学之支流,而不是作《易》的根底。卷首有万斯同《序》及自作《题辞》一篇。收入《四库全书》、《皇清经解续编》。有耆学斋刻本、《守山阁丛书》本、《奥雅堂丛书》本。近四川巴蜀书社有新标点本。

猜你喜欢

  • 晁氏三先生集

    原为宋代黄汝嘉辑,是晁氏族姓类丛书,原收书四种八卷,有宋晁迥《昭德新编》三卷、晁迥《道院集要》三卷、宋晁冲之《具茨晁先生诗集》一卷、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一卷。至明代晁进重编。晁进字君石,号春陵,晁氏后

  • 酆都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蒋履泰纂修。蒋履泰,曾任都县知县。酆都县志创修于明弘治间,主笔者为邑人杨孟瑛,再修于清康熙间,主修者为邑令王廷献,编纂者为邑举人林坚本。嘉庆中邑令瞿颉续修,纂辑者为巴陵举人刘维理,但经兵

  • 河工器具图

    一卷。清郭成功撰。郭成功,淮阴人,乾隆间官河道。身历河干数十年,能勤其职。公余之暇,随所见者,笔之于简,从而图之,编成此书。综观全书,于河工器具,绘图说明,虽无大理论,然十分实用。有志于河防者,不可不

  • 律吕新义

    四卷,附录一卷。清江永撰。此书久无传本,光绪年间由合肥李瀚章刊行于世。此书共四卷:卷一举圣祖论乐五条,题名曰皇言定声,每条详加引申,作者主张黄钟之宫应居中位,即次序应为:徵、羽、宫、商、角,而非宫、商

  • 周礼经注节钞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另有《周礼注疏献疑》,已著录。书首有严荣序,介绍此书大概,言“五官中自《丧祝》略为删节,《考工记》一篇则全录之。注以两郑为主,参用贾疏及后儒之说,而间附以己见,为《周礼经注节钞》六

  • 古史要评

    五卷,明吴崇节撰。崇节字介甫,弋阳(今属江西省弋阳县)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举人,官至武冈(今湖南武冈县)知县,著有《狎欧子摘稿》。《古史要评》所载史事上起周灵王,下迄南宋,每事都采用先标题目

  • 梁武帝演义

    见《梁武帝西来演义》。

  • 陋巷志

    八卷。明吕兆祥撰。吕兆祥,明末人,详见《宗圣志》条。《陋巷志》记录有关颜回的事迹,取颜回所居陋巷而名。陋巷相传在曲阜孔庙东北,旧无记载,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陈镐始为作志,万历年间(157

  • 解弢集

    一卷。明邓云霄(约1613年前后在世,)撰。邓云霄,字元度,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累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著有《百花洲集》、《漱玉斋集》《冷邸小言》等。云霄论诗以妙语为宗

  • 博雅音

    十卷。隋曹宪音释。曹宪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仕隋为秘书学士,聚徒教授凡数百人,公卿多从之游。精小学,曾奉炀帝命与人同撰《桂苑珠丛》,以规定文字。又注《广雅》并为音解,学者推其该洽。贞观中拜朝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