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言类聚

方言类聚

四卷。明陈与郊撰。陈与郊(1544-1611)字广野,号禺阳,又号玉阳仙史、高漫卿、任诞轩、隅园,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好戏曲创作,有《昭君出塞》等剧作。尚著《檀弓辑注》、《杜诗评注》、《文选章句》等,均传于世。《方言类聚》取扬雄原本,依《尔雅》篇目,别为编次,所析凡《释诂》、《释言》、《释人》、《释衣》、《释食》、《释宫》、《释器》、《释兵》、《释车》、《释舟》、《释水》、《释土》、《释草》、《释兽》、《释鸟》、《释虫》十六类。计六百六十九条。为使各条以类相从,对原本顺序有所变动,如原本第三卷“氓,民也”至“枨,随也”数语,移入卷首为《释诂》;原本卷首“党,晓也”两节则列为《释言》,反载于“敦、丰、庞、”一节之后。是书把郭璞原注总附于每节之后,低一格以别之。间有双行夹注,为陈氏考订音切字形同异者。《方言类聚》刊于万历甲辰(1604年),《四库全书提要》入“小学类存目”。

猜你喜欢

  • 旧馆坛碑考

    一卷。清翁大年撰。翁大年,详见《陶斋金石文字跋尾》条。旧馆坛碑为梁上清真人许穆之碑,碑文为陶宏景所撰。碑在茅山玉晨观(见刘大彬《茅山志》)。嘉靖年间玉晨观毁于火,拓本亦少流传。翁大年所得系潘耒旧藏,顾

  • 周易辑说讲义

    四卷。清末孙乃琨撰。孙乃琨字仲玉,山东临淄人。曾讲授于陕西正谊书院。此书即授徒时的讲义。只讲六十四卦卦义,不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其说以宋儒义理为宗,对易理、易象绝少提及。其所引旧注只至宋儒,不及

  • 三忠集

    十四卷。明郭惟贤撰。郭惟贤,福建晋江(今泉州)人。生卒年待考。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以忧归。起户部右侍郎,未上而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为郭维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前有万历二十二

  • 儒行述

    一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绍升字允初,号尺木,长洲(今属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例选知县。喜陆王之学,治古文,熟于本朝掌故。该书即记当时诸儒之行事。首沈国模、管宗圣

  • 画山水赋

    一卷。后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生卒年不详)撰。荆浩,字浩然,因隐于大行山之洪谷,故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今属山西)人。亦有人认为荆浩为五代之后梁人。荆浩博通经史,善属文,书法宗柳公权,工画佛像

  • 易序图说

    二卷。明秦镛撰。秦镛字大音,江苏无锡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历官清江知县,河南通御史。此书以《序卦》言义理而不及象数,因合先天、后天而求之。上经分五节,象阳。下经分四节,象阴。合上下为九以象乾之

  • 云起轩词抄

    一卷。清文廷式撰。文廷式字芸阁,号道希,自号纯常子,萍乡(今属江西)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编修。著有《补晋书艺文志》。本书卷首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作者《〈云起轩词抄〉序》。卷末附录王

  • 东行百咏集句

    九卷。附芳洲年谱一卷。明陈循(1385-1462)撰。陈循,字德遵,号芳洲,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见《芳洲集》)是编乃陈循被谪戌铁岭由京东行时,集古人诗句以抒怀而成七绝数百首。初得三百首,后又叠和

  • 孝经直解

    一卷。清刘沅撰。刘沅认为《孝为经。纬书附会孔子有“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之言,不足信。至于字句之伪,古文今文之辨,文义无大乖离,可无需争论。故于“仲尼闲居,曾子侍坐”,援引毛奇龄说以驳吴澄,认为“坐”字不

  • 通志堂经解提要

    四卷,首一卷,附录一卷。关文瑛编。关文瑛,字童全,号嗣守斋,籍沈阳,曾任东北师大中文系教授,1966年去世。作者以《通志堂经解》传本渐稀,仿沈豫(1778-1848)《皇清经解提要》的名称,费时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