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出三体石经考

新出三体石经考

一卷(章氏丛书续编)。章炳麟著。炳麟字太炎,浙江余杭人。博通经史,精研文字,音韵,训诂。在使传统小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语言科学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著有《文始》、《小学问答》、《国故论衡》等。此书是对黄县丁氏所藏《君奭》一石以及新安张钫所赠石经六纸的考释。书首有通考一篇,定三体石经为魏石经,其古文为邯郸淳所书。据《魏书·邯郸淳传》注引《魏略》,淳善仓雅虫篆,许氏字指,四体书势。又称建初中,扶风曹喜篆书,少异李斯,而亦称善。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蔡邕亦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这说明邯郸淳的书法独步汉魏。淳尝写壁经,而弟子移入石碑。章氏此论,引证颇为详密。书中还考定古文一百二十七字,一概以《说文》及《说文》所载的古文、籀文为标准,明其形声,辨其正、借。其中有古字变化,笔迹不常的,则用钟鼎文字加以证明。书后有短跋,认为洛阳所出品字式《尚书》残石,其篆书肥俗,可能是伪造的。此书由钱玄同写刻,甚为精工。

猜你喜欢

  • 楚宝

    四十五卷。明周圣楷撰。圣楷字伯孔,湘潭(今属湖南)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是一部专门记录楚中人物名胜的地方志书,大致以人物为主,以山水古迹附之。书分二十五门,曰大臣、名臣、大将、智谋、谏诤、文苑、良史、

  • 律吕新书注

    三卷。清周模(生卒年不详)撰。周模为仪封(今属河南)人,是书成书于雍正甲辰(1724)年,所作的注释都是依文训义,只对鲁斋彭氏所算的黄钟围径字画中有讹误处作了订正。他在自序中称不得黄钟则十一律无由而正

  • 中国音韵学史

    上下册、九章。张世禄著。是书从整个文化发展角度,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叙述阐发了音韵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从古代文字的表音方法,周、汉间的声训和直音注音法一直到近代“国音字母”的产生;从《切韵》到《广韵》、《

  • 强恕斋四种

    十八卷。清张庚(详见《通鉴纲目释地纠缪》)撰。四种为《古诗十九首解》二卷、《国朝画征录》二卷续录二卷、《通鉴纲目释地补注》六卷、《通鉴纲目释地纠缪》六卷。其中《国朝画征录》记载清代画家,述其宗派渊源,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十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于武德九年(626),贞观四年(630)重修。古本作三卷,共三十篇。卷首有自序及十门括例,初卷有十二篇,中卷有四篇,下

  • 青浦续诗传

    八卷。清何其超辑。何其超,字藏翁,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青浦诗人辈出,乾隆间有王兰泉《湖海文传》与《湖海诗传》选集。于是,既存其诗,又传其人。百余年来海内学者奉为珍籍。何其超至同

  • 元典章

    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代政书。不署撰人姓名。在元成宗时期,曾规定各地官府抄集中统以来的律会条文,并置簿编写检举,作为官吏遵循的依据。至英宗时,又加以续辑。《元典章》就是这样一种地方胥吏记抄法会全

  • 穆参军集

    三卷。附录《遗事》一卷。宋穆修(979-1032)撰。穆修,字伯长,郓州(今山东郓城)人,北宋散文家。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曾任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学参军。穆参军集共有诗五十六首,文二十篇。穆修

  • 寻乐编

    一卷。明毛元淳(生卒年不详)撰。毛元淳,字还朴,一字婴中,松阳(今浙江省遂昌县)人。崇祯六年(1633)贡生。此书是毛元淳所撰之语录。自序中说:“慕周茂叔寻孔、颜乐处,遇会心辄便记录,故以寻乐名编。”

  • 越缦堂骈体文

    四卷。附《散体文》一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学识渊博,对史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