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报恩缘传奇

报恩缘传奇

二卷。清沈起凤(1741-?)撰。起凤,字桐威,号渔,又号红心词客,苏州人。乾隆三十三年(1694)中举人。后屡赴会试不第,抑郁无聊,寄情词曲。所制不下三四十种,当时风行大江南北。乾隆帝两次南巡所观赏之戏曲,皆出其手笔。今传沈氏四种,即《报恩缘传奇》、《才人福传奇》、《文星榜传奇》、《伏虎韬传奇》。本剧裁缝出身之县丞事,似用《坚瓠二集》卷四所载之《缝冠带》,其余所本不详,或为作者自撰。剧写苏州贫士谢兰,应会试上京,途中访其父生前代为订婚之镇江富豪白丁,欲向白乞借旅费。白厌谢生贫寒,欲悔婚,并凌辱谢,将其监禁于后园中。白女丽娟(即许婚与谢生者)窃救出谢,并赠银五十两,令之逃遁。当时有商人王寿儿,恰积银五十两归乡,将银藏于文昌庙中。酒家赵小二得知,乘夜偷得。后王寿儿去庙中取银,发觉不翼而飞,而此时谢生正憩息庙中,王搜谢生,恰得五十两,因此谢被诉于官,下狱。不久,赵小二妻郑玉奴与伙计李狗儿私通,被小二侦知,逐出狗儿。狗儿怀恨,遂将小二偷银一事告官,谢生因得昭雪,继续赶路上京。不料途中又遭白丁所派打手夺银并被推堕崖下。先此,有修道白猿遭雷袭,因隐谢生处而幸免于难,谢生本人并不知。此时白猿已得道,进两女弟子紫箫、绿琴为谢生妾。绿琴随谢生入京,用法术使谢得中状元;紫箫入镇江白丁家中,救出已被父母强令改嫁之丽娟。后谢生被授江宁巡按,夫妻团聚。本剧曲折生动,其中王寿儿、李狗儿之滑稽科白及裁缝出身之县丞胡图审判时不离裁缝口吻,都令人哄笑,是一喜剧。有《沈氏四种》本。较易得见者为《奢摩他室曲丛》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元朝野诗集

    无卷数。一名《元风雅》。不著编辑者姓名。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首贯酸斋,末熊涧谷。不分年代,亦无体例,次序颇为杂乱。元时另有傅习孙存吾所辑《元风雅》,较此书完备,且有条理。此书残阙舛误,几不

  • 文字指归

    一卷。隋曹宪(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1738-1789)辑本。按《唐书·曹宪传》云:宪江都人,仕隋为秘书学士,撰有《博雅音》十卷。宪于小学尤邃,自汉杜林、卫宏后,古文亡绝,至宪复兴,炀帝令与诸儒撰

  • 吕文懿公全集

    十二卷。明吕原(1418-1462)撰。吕原为明代诗文作家。原字逢源。秀水(浙江嘉兴)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翰林编修。历中允,侍讲学土、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入内阁预机务,

  • 保昌县志

    十四卷,清陈志仪纂修。陈志仪(参见《顺德县志》),乾隆十八年(1753)县令。旧志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张进贤,析郡志为县志。六十一年(1722)县令续修,增补职官选举。乾隆十八(175

  • 竹山县志

    ①三十卷,清贾待聘纂修。贾待聘,山西夏县人,进士,官竹山知县。县有志,皆亡轶无存。康熙十八年(1679)贾待聘任竹山知县,亟为创修,历三年,成书。《竹山县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明代兵燹,庐

  • 经世要谈

    一卷。明郑善夫(1485-1523)撰。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许墅,以清操名闻一时。愤嬖幸用事,弃官去。筑室金鳌峰下。不久起为礼部

  • 读左琐言

    一卷。清倪倬撰。倬字云庄,一字汉甫,青浦(今属上海市)人。笃学嗜古,钻研经典。著有《农雅》、《我我书屋吟稿》、《存善堂文集》等。此书是他的读书笔记。他依据古代经典,辨证诸家《左传》注疏的误说,确有所得

  • 诗经质疑

    一卷。清代朱霈撰。朱霈,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霈言读诗论世,必求其情事之有合,不可为古人所欺。故是书多自出新解。如谓《刈葛》非后妃之事,国君夫人祖衣象服,亦非污亵之具,盖太姒于服成之时,作为诗歌,以诲三

  • 书经直解

    十三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居正字叔大,又字时大,号太岳,谥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明政治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撰。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

  • 书叙指南

    二十卷。宋任广(生卒年不详)撰。任广字德俭,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文献通考》写作任广浚,可能是把人名与地名混写在一起了。《书叙指南》,初刻于宋靖康年间,之后,版即被毁。有俞氏者,携旧本南渡。其后,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