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恩施县志

恩施县志

①四卷,清张家澜修,朱寅赞纂。张家澜,号小沧,湖南湘潭人,举人,官恩施知县。朱寅赞,湖南长沙人,生员。考恩施,为郡为州为县,变置无常。明代屡经兵燹,载籍无存,仅有王封镇撰卫志钞本一册。前代沿流不能备悉。嘉庆间,知县张家澜延朱寅赞等创修县志,依据王志为底本,参以罗德昆所修府志,从事编辑,成书。《恩施县志》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所列大纲取裁王、罗两志,大体完备。子目编次,殊失其序。职官、文秩始于隋大业间清江县令李超,武秩始于清乾隆元年徐成贵。选举,进士始于宋元琇三年詹邈,隋已设科目,但隋唐二朝科贡竟无一人,是否详实难以考证。此志于详异之前,均不合义例,修此志未曾设局访求,仅委朱寅赞等摘录王志、罗志而成,未可称之完书。② 十二卷首一卷,清多寿修,罗凌汉纂。多寿,蒙古镶蓝旗人,附生,官恩施知县。罗凌汉,湖南澧州人,监生,继任知县。县志创修于嘉庆十三年(1808)县令张家澜,因急于成书未为善本,历四十余年,多寿重修。恩施在雍正以前,属郡治、州治、卫治,县志如无体例,几与府志无别,多寿邀集邑绅广搜博采,踵前志而损益,未成去任,罗凌汉继之,书成于同治三年(1864)。《恩施县志》同治三年麟溪书院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典礼志,卷四职官志,卷五学校志,卷六食货志,卷七风俗志,卷八选举志,卷九人物志,卷十至卷十一艺文志,卷十二兵事志、杂志。此志删天文一门,以星野、山川、古迹等类附地理,以物产附食货,特立风俗一门,附以地情、习尚,其体例较善。恩施与兴夷为邻,其山川形势,不详志考其源委,则疆界不清,前志多从简略,此编悉为增入。如清江一名夷水,源出县西北罗锅堰,东南流迳县城,东入建始县界,又东流入宜昌府长乐县界,又东流入荆州府宜都县界,入大江,分晰而详载。职官、选举二志,自改县以后,考其人年代姓氏,确有所据依次采录,增入人数甚多。前志军制颇简,咸同间兵燹频仍,军事较繁,悉详录之,并附新定团练章程。恩施虽为遐僻之区,此编采择精当,提纲分目,具有体裁,足补前志之阙。此志尚有同治七年(1868)朱三恪校订刻本,民国六年(1917)补刻本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大亭山馆丛书

    十八种,二十八卷。清杨葆彝编。杨葆彝字佩瑗,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大亭山馆丛书》汇辑当时学者的著作,大致分为四部。其中收入经部的朱骏声《说文段借经徵》撰于《说文通训定声》之后,从来没有

  • 读杜心解

    六卷。清浦起龙(1679-?)撰。浦起龙生平详见《史通通释》辞目,本书为杜甫诗的一种比较简要的注本。全书按诗体编次,共分六体,每体一卷,每卷之下又分小卷,共录诗一千四百五十八首。在注释上作者参考了清初

  • 楚石禅师语录

    二十卷。元代释梵琦(生卒年不详)撰。梵琦,俗姓朱,字梵琦、楚石或昙耀。明州象山人。据《补续高僧传》卷十四记载:他还在襁褓中时,有“神僧”抚摩过他头,并说:“此佛日也,他时能照烛昏衢乎”,故人称他为“昙

  • 还冤志

    三卷。北齐颜之推(见《颜氏家训》)撰。历代史志均有著录。《崇文总目》小说家作《还冤志》三卷,《文献通考》、《直斋书录解题》作《北齐还冤志》,殆因旧本之首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遂误以冠于书名之上。《太

  • 习学记言

    五十卷。又称《习学记言序目》。南宋叶适(1150-1223)撰。叶适字正则,自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历知蕲州、权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

  • 燕间录

    见《河汾燕间录》。

  • 八线备旨

    四卷。美国罗密士撰,美国潘慎文(1850-1924),中国谢洪赉(1873-1916)选译。罗密士(1811-1889)是美国科学家,1836年成为数学与自然哲学教授,执教于纽约市大学及耶鲁学院,撰写

  • 钟律通考

    六卷。明倪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汝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书凡二十七章,始于《黄钟本原》,终于《风雅十二诗图谱》。其中或标卷目,或不标卷目,疑传写者有所佚脱,非其旧书。卷首有嘉靖丙戌(1526)

  • 数度衍

    二十四卷、附录一卷。清方中通(1633-1698)撰。方中通字位伯,安徽桐城人,哲学家方以智次子,受业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1611-1656),学历算术。顺治十八年(1661)撰《数度衍》,包含有数原

  • 罗经消纳正宗

    二卷。明沈升(生卒年不详)撰。古来论罗经相地者,大体分为二家,一家主八卦九宫,即所谓气从八方之说;一家主十二地支,以每支配五干,十二支共为六十,称为胎骨六十龙,又称透地六十龙,作为相地之定格。如果依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