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德国议院章程

德国议院章程

一卷。清徐建寅译辑。徐建寅(1845-1901),字仲虎,一名寅,江苏无锡人。同治年间,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光绪初年任驻德国使馆参赞,并赴英、法等国考察。本书就是徐建寅在这一时期,利用工作之暇,博稽西方要籍而译辑的。共分九章:第一章“开院之规”,第二章“前列诸人”(即公举首领),第三章“商办三事”,第四章“诘问政令”,第五章“议事之序”,第六章“议事厅规例”,第七章“请假补缺”,第八章“折奏”,第九章“会末之规”。书前有目录,目录之后列有德国议院(实即普鲁士议院)坐位图。本书对德国议院工作章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搜辑和整理,可补当时流行的《列国政要》之不足。本书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江标刊刻出版。江标(1860-1899),字建霞,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入同文馆研究中外形势。光绪二十年任湖南学政。次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当时,中国人痛感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掠夺,已使国家极弱极贫,几无任何应战能力;要使国家转臻富强,就要向西方学习。那么,向西方学习什么呢?国人谈论最多的,就是建立议院的好处。这就使江标认识到,国人对议院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于是立即刊刻了《德国议院章程》,并在《序》中指出,德国议院事繁、例严、法密、语公,中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手的,他还认为德国议院所起的“窒碍”作用“甚于中国”。有湖南刊本。

猜你喜欢

  • 岳池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何其泰修,吴新德纂。何其泰,曾任岳池县知县,候补通判。吴新德字让泉,邑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光绪元年(1875),大府议修省志,通行各州县饬取事实。何其泰奉檄后,乃集绅筹派,

  • 增补七巧图完璧

    不分卷。清佚名撰。按其叙跋凡例,或署梅隐山人,或署片云居士冯氏。此书凡汇七巧图通别两种版式。成于嘉庆十九年(1814)四月、次年刊版得月斋,与桑下客之《七巧图合璧》相辅以行。此图原七百有余,除去前刻己

  • 敦煌石室遗书

    十二种,十二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汇辑敦煌石室所出,而中土已佚之古籍,共十二种:《尚书顾命》、《沙州志》、《西州志》、《五天竺国志》、《温泉铭》、《沙州文录》、《别本心经》、《

  • 老子解

    ① 见苏辙《道德经解》。② 一卷。清吴鼐(生卒年不详)撰。吴鼐,字大年,江苏无锡人。乾隆(1736)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撰有《老子解》一卷。周朝末期,诸子讲学立说较为繁杂,所见不同,究其旨,都是想以己

  • 顺治过江

    见《新世弘勋》。

  • 朱子五经语类

    八十卷。清程川(生卒年不详)编。川字鄜渠,号春昙,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不遇,后官县丞。此书成于雍正三年,乃其肄业敷文书院时所刊,取朱子语录之说。包括《易》、《书》、《诗》、《春

  • 余德甫集

    十四卷。明余曰德(1514-1583)撰。余曰德,初名应举,字德甫,江西南昌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与魏裳、汪道昆、张佳允、张九一为所谓“

  • 左传义法举要

    一卷。清方苞(评见《周官集注》)撰。自南宋学者真德秀作《文章正宗》,录《春秋左氏传》,以叙事、议论、辞令标目,舍经义而论文章,后来很多学者都从文法角度评说《左传》。明万历中刊《左传节文》,托名欧阳修,

  • 明职

    一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抚,刑部左、右侍郎。曾上疏言天下安危,不报,遂称病辞官。里居二十年,专事著述。抨击道学,自称非道学

  • 墨经

    一卷。宋晁贯之撰。晁贯之,字季一,生卒年不详。曾任检讨官,平生无其它嗜好,唯见墨,喜动眉宇。精于制墨,尤善和胶之法。著有《墨经》。《墨经》是一部论述制墨之书。全书共论述二十个问题:一论松,主要论述造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