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律吕新书分注图纂

律吕新书分注图纂

十三卷。明许珍(生卒年不详)撰。许珍字时聘,号静庵,天长(今属安徽)人。该书卷首有叶良佩的序言。是书认为蔡元定的《律吕新书》分前后二卷,前为《律吕本原》,后为《证辨》,前后隔绝,不便于初学者,于是以后卷《证辨》分入前卷各章之末,又取《性理大全》等书分疏于前章各段之下,以便于观览。该书无所创见,于《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选巷丛谈

    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是作者居住在扬州小牛录巷时收集、摘录而成,因小牛录巷距文选楼很近,所以作者为此书命名为《选巷丛谈》。全书没有一定体例,记载考证内容较杂,其中记载清代学者阮元的轶事较多,还有一些

  • 西台集

    二十卷。宋毕仲游(生卒年不详)撰。毕仲游,字公叔,郑州(今河南郑县)人。宰相毕士安之曾孙,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调柘城主簿。元祐初,召试学士院,除集贤校理,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于西京留司御史台

  • 庆远府志

    ①十卷,清李文琰修,何天祥、朱桐、莫景隆纂。李文琰,字玉重,石首(今湖北石首)人,贡生,乾隆十八年(1753)庆远知府。何天祥,修仁(今广西荔浦)人,贡生,庆远府训导。朱桐,广西临桂人,举人,教谕。莫

  • 濒湖脉学

    一卷。明李时珍(详见《本草纲目》)撰。李时珍对脉学颇有研究,根据各家论脉之精华,著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此书成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书中前半部分以歌诀形式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

  • 不易心堂诗集

    一卷。清吴獬撰。吴獬诗写性灵,无所宗主。卷中五古如《适意》、《堕牙》;七古如《刻刘宅竹上》、《吊李武生》、《九日同王梅二同年登高》、《戏赠王梅二同年》、《汉口喜谒峦丹阶》、《为张伯琴题魏午庄制府洞庭归

  • 别本考古图

    十卷。宋吕大临(详见《考古图》)撰。《别本考古图》的主要内容,是在《考古图》的基础上,附以诸家对其书内容的考证。元代大德三年(1290)由茶陵(今湖南茶陵)陈翼子重刊。书中无续图,无释文,已不是吕氏原

  • 格斋四六

    一卷。宋王子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

  • 列子

    八卷。相传战国时列御寇(生卒年不详)撰。列御寇,亦作列圄寇、列圉寇,后人尊称为列子、或称为子列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与伯昏瞀人有半师半友之交。又据本书《黄帝篇》称“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庄子·列

  • 十七朝史论一得

    一卷,清郭伦撰。其著作有《晋记》。《十七朝史论一得》共分八篇,按日编排,一曰为一篇,上自秦汉,下迄明代,共述十七朝事,故称《十七朝史论》。在这八篇中,一曰为秦汉;二曰晋、宋、齐、梁、陈;三曰为隋;四曰

  • 后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陈廷庆撰。陈廷庆,详见《吴兔林日记》。乾隆五十八年(1793)夏,陈廷庆辰州知府任期三年满,归棹星沙,小泊朗江鼎城下,循驿路行,再访桃花源,与贺竹林同游。山僧出迎,导由遇仙桥入,竹香泉韵,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