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延露词

延露词

三卷。清彭孙遹(1631-1700)撰。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其诗作题材广泛。一些纪游、咏物诗,能借景抒怀。纪事诗数量虽不多,但能真实地反映清初社会现实。以沉痛的笔触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抨击官吏的凶残横暴。从艺术上看,才学富瞻,词采清华。在各体诗中,尤长五、七律。其词也很著名,尤其擅长小令。词多写艳情。虽能以清丽深曲出之,但终嫌靡弱。这与他的词论有关。他认为“词以艳丽为本色”,“以自然为宗”;“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若使语言澹远者,稍加刻画,镂金错绣者,渐近天然,则骎骎乎绝唱矣”(《金粟词话》)。他最推重南宋史达祖,重雕字琢句而气力不足。著有《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南淮集》三卷、《延露词》三卷。延露,鄙曲名,《淮南子·人间训》云:“夫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此延路(《北堂书钞》一百六、《文选》长笛赋注引并作露)阳局。”马融《长笛赋》,下采制于延露世人。高诱《淮南》注:“延路鄙歌曲”。《文选·五臣注》:延露小曲名。孙遹词名延露,盖取义于此,实为谦辞。当时孙遹与王士祯齐名,号曰“彭王”。其为词不宗一派,喜步趋于北宋及五代。故骤观之,似觉深厚,细绎之,好逞聪明,不能沉著。盖浙派之词,以南宋为止境,失于浅薄。孙遹高视阔步,其失也不纯。二者相较,厥失维均。《东皋杂录》谓孙遹晚年悔其少作。原价购所为《延露词》,随得随毁,与《北梦琐言》所载晋和凝事相类,然其词具在,盖传闻失实。有《携李遗书》本。

猜你喜欢

  • 真主灵性理证

    二卷。意大利卫匡国(?-1661)撰。卫匡国字济泰,耶稣会士,崇祯十六年(1643)入中国,除回罗马一次为耶稣会在仪式问题上作辩护以抗多米尼古人外,大部分时间在中国传教。清初他从杭州北行抵长城而止,所

  • 清入关前与高丽交涉史料

    一卷。不著编人。该书集录了清崇德元年(1636年、朝鲜李朝仁祖十四年)五月至崇德六年(1611)清政府与朝鲜李朝政府之间的交涉文书80余件,是研究当时两国关系的重要史料。

  • 子家子

    一卷。宋家颐(生卒年不详)撰。颐字养正,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卫湜《礼记集说》曾引其语,可见颐为研经之士。是书为赵希弁《读书附志》所著录,又载《永乐大典》中。书中内容为语录之类,虽

  • 毛诗说习传

    一卷。近人简朝亮撰。朝亮有《尚书集注述疏》已著录。此书乃朝亮八十岁时在佛山为弟子讲诗,弟子笔录成书又经其本人删定而成。所论说者只《国风》八篇,《雅》二十篇,《颂》八篇,共计三十六篇。其注诗不仅博引毛郑

  • 钝吟杂录

    十卷。清冯班(1614-1681)撰。冯班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今江苏省)人。诸生,著述有创新精神,论事多达物情,论文能深研古法,工书,尤精小楷。以班行第二,时称为二痴。著有《定远集》、《钝吟诗文稿》

  • 鉴止水斋集

    二十卷。清许宗彦(1768-1818)撰。许宗彦原名庆宗,字积卿,一字固卿,号周生,浙江德清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兵部主事。宗彦九岁能读经史,善属文。王昶爱其才,在《春融堂集》中曾推崇许宗彦

  • 南忠记

    一卷。明末清初钱础日(生卒年不详)撰。础日,江苏无锡人,明末遗民。著有《尚书体要》、《十峰草堂集》等书。该书记南都殉难诸公事。原目分为国死事、在官死事、在家死节、起义死、出师死、出使死、在外死、被难死

  • 说文经字考辨证

    四卷。清郭庆藩(1844-1896)撰。庆藩字孟纯,号子静,湖南湘阴人。清末诸生,官江苏候补道。善学好思,精于小学,著作尚有《许书转注说例》、《说文经字正谊》、《合校方言》、《庄子集释》等。此编系为陈

  • 五车霏玉

    三十四卷。明吴昭明(生卒年不详)撰。汪道昆增订。吴昭明其人不详,汪道昆字伯玉,嘉靖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本书于诸类书之中掇拾残剩,割裂饾饤,编辑而成,又都不著明出处。一部陋俗之作。可能为坊刻托名。

  • 秀岩集

    三十一卷。清胡世安(?-1663)撰。胡世安生平详见《大易则通》(辞目)。是集为胡世安诗文集。凡三十一卷,诗二十二卷、文九卷。据集前作者顺治三年(1646)自序称:“己卯(1639)秋以前稿,因罗兵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