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宗县志

广宗县志

①八卷。明马协纂修。马协,字恭甫,陕西冯翊人,曾任广宗县知县。隆庆五年(1571)广宗县令吕信创修县志。万历二十四年(1596)马协任知县后,认为吕志多讹漏,遂致力于纂修新志,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成书。每志之首必冠以叙,所述多有可取之处。碑记之文,分载各门,检阅方便。地方兴废之陈迹、灾祥异事,则列于杂志,均合于志体。封域志记载漳河和洛河故道流经地区。杂志记载元、明两代发生的一些大灾荒情况,如明嘉靖二十年(1541)县里因受灾而出现“民食蝗”,明成化八年(1427)广宗县再次发生大饥荒,出现“人食人”事。此等皆有一定参考价值。②十二卷。清罗观骏修,郑元善、李汝绍、王国珍纂。罗观骏,字升之,四川营山人,道光举人,曾任广宗县知县。郑元善,举人,官至河南巡抚。李汝绍,道光举人,曾任浙江山阴县知县。王国珍,岁贡生,候选训导。嘉庆七年县令李师舒曾续修县志。同治八年(1859)罗观骏任广宗知县后,见旧志疏漏尚多,于同治十二年(1863)聘郑元善、李汝绍、王国珍等人纂辑新志,于同治十三年成书刊行。体例承袭嘉庆志。卷首为新志序、旧志序、凡例、图考等。正文编次为封域、建置、祠祀、田赋、典礼、封爵、官师、选举、宦迹、人物、祲祥、艺文。其各志之序,不分列于各志,而是汇载于卷首,这一点与他志不同。而书中每志之首,仍有类似序之小文,似显重复。选举志以朝代为经,进士、举人、岁贡、拔贡、例监等为纬,自唐至清以一表统之,则显得含混不清。③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姜榓荣、祁卓如修,韩敏修纂。姜榓荣,湖南宁乡人,曾任广宗县长。祁卓如,广宗县人。韩敏修,字虚谷,广宗县人。广宗县志自明隆庆年间创修以来,曾五次重修。民国二十年(1931)河北省府通令所属各县修志,广宗县则组织专人撰写,三易其稿,民国二十二年(1833)铅印。首一卷为河北省通志馆馆长瞿宣颖及姜榓荣、韩敏修等人的序,以及凡例、图考等。末一卷为广宗县文征。正文分为大事纪、舆地、民生、风俗、艺文、政绩、职官、列传、古今人物表等。其舆地略记疆域沿事,多本于同治志,惟每条之下参考史籍,而疏明之。其村镇列为一表,标明村属某区,距城几里,人口多少,极易查阅。山川门记水道,考核亦属精当。然其艺文略虽登书目未注存佚,则为不足之处。

猜你喜欢

  • 黾记

    四卷。明钱一本(?-1617)撰。钱一本字国端,别号启新,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授庐陵知县。入为福建道御史,后又巡按广西。因谏册立太子改期事遭廷杖,并被削籍。归筑经正堂以讲学。东林书院成,又和

  • 滇南文略

    四十七卷。清袁文揆、张登瀛同辑。袁文揆,字苏亭,云南保山人。张登瀛,字翘岱,云南蒙化(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袁、张二人的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滇南,云南省之别称。此集之辑都为四十七卷,不求备体而分门

  • 隋唐两朝志传

    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宋元以降演述隋唐故

  • 许甘第大传略

    不分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许来白译。作者曾著有《徐光启行略》。许甘第大即许氏甘弟大,“甘弟大”为教名,许氏是徐光启的孙女,信奉天主教,明末江西、四川、河南等地始有天主教堂,都得到过许氏

  • 夏小正考注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大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甲一名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好著书;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尝谓经义当

  • 书集解

    见《尚书详解》③。

  • 蓬溪县续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周学铭修,熊祥谦等纂。周学铭,曾任蓬溪县知县。《蓬溪县续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序启、衔名、诸图。正文分为:第一卷,疆域,建署、城工、邑里、古迹属之。第

  • 论语孙氏集解

    一卷。晋孙绰(314-371)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榆次)人。晋文学家。官至廷尉卿。《隋书·经籍志》载《集解论语》十卷,并新旧唐志同为绰撰。《经典释文·叙录》作集注,亦为十卷

  • 垂训朴语

    一卷。明陈其德(生卒年不详)撰。陈其德,字太华,桐乡(今浙江省桐乡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此书卷中“灾荒纪事”条,称其生于万历初年,而书中之记却作于崇祯十四(1641)、十五(1642)两年,由此断定

  • 周易古今文全书

    二十一卷。明杨时乔(1531-1609)撰。时乔字宜迁,号止庵,江西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共分六部,即《论例》二卷;《古文》二卷,以篆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