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师竹堂集

师竹堂集

三十七卷。明王祖嫡撰。祖嫡字胤昌。信阳州(今河南信阳)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迁国子司业。历洗马,进侍读。此编卷首脱去李维帧本序文,计赋、词、赞,六卷,杂文三十一卷,均按体编次。各册印有王印兑之先民二印。卷末又有雍正五年(1727)四月裔孙兑识语,大意为:高祖师竹公官至奉政大夫、右春坊兼翰林侍读,其集诗、词、歌、赋、赞、颂、记、跋、启、对、章、疏、揭、策、行状、碑铭皆备,其录之以示子孙。可知此帙为王氏家藏本。祖嫡诗文造诣颇深,诗长于咏古,近体清拔俊逸。王世贞曾说:“祖嫡冲雅如黄叔度,退让如羊钜平,渊博如杜征南,文采如陆平原。”此编有万历季年其子延同编刻本,但今不传。近人张凤台校刻《三怡堂丛书》中收此集,仅刊至卷三十,三十卷以下的尺牍、跋文共五卷,奉旨拟对联及报庆纪行各一卷,均未付刊。而已刊出各卷,亦错误颇多,当以此旧写本为绳。有三怡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金丹大要

    十卷。元陈致虚(详见《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撰。《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金丹二字,其源出于《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之语。唐人专以金石炉火炼丹药,道

  • 钜野县志

    ①十卷。明吕鹏云、方时化修,吕封齐纂。吕鹏云号溟南,直隶东明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任钜野知县,官至御史。方时化,歙县人,举人出身。天启初任钜野县知县。考钜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

  • 逸讲笺

    三卷。清毛奇龄所论,其子及门人编录。毛氏详《仲氏易》条。此书第一卷为章世法所录,为奇龄关于《孟子》“不动心”章之讲稿;第二卷为其侄毛文辉所录,为奇龄所讲《论语问答》;第三卷为楼宅中所录《大学辨业》。《

  • 朱文懿文集

    十二卷。明朱庚(1535-1608)撰。朱庚,字少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隆庆二年(1558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卒于官,谥文懿。著有《朱文懿文集》。此集凡十二卷。史称朱庚醇谨无过,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

  • 周易郑氏注

    二卷。清张惠言撰。张惠言于郑氏易多有研究,除本书外,还有《周易郑荀义》三卷。据其自序称:“归安丁教授小疋考订《周易郑注》为后定三卷,以繁属海宁陈方正仲鱼删之,然陈本又失之疏。嘉庆三年(1798)小疋见

  • 周易新讲义

    十卷。耿南仲(?-1129)撰。耿南仲,字希道,北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历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等职。为政畏战主和,依违迁就。《周易新讲义》原名《周易解义》,《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卷。耿南

  • 管见所及

    一卷、补遗一卷。清代奕赓撰。此书书名叫“管见所及”,意思是随笔而摘录记载下来的。书中主要内容均为清朝中掌故、旧闻、轶事等,尤其是以宫廷内族的杂事居多。书中记述了清圣祖以下皇子帝系及诸王的命名,记述了清

  • 西渡集

    二卷。《补遗》一卷。宋洪炎(约1108年前后在世)撰。洪炎,字玉父,南昌(今江西南昌县)人,生卒年不详。元祐末(1093)进士,官至著作秘书少监。炎与兄朋、刍、弟羽号曰“四洪”,皆黄庭坚之甥,受诗法于

  • 曾子全书

    三卷。明曾承业(生卒年不详)撰。承业为曾子六十二代孙,序称博士,可能为袭职之宗子。其他生平事迹不详。宋汪晫曾辑《曾子》一卷,分十二篇,割裂补缀,已非唐以来之旧本。是书又分《主言》一篇为卷一,以《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