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左传真伪考

左传真伪考

不分卷。瑞典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撰,陆侃如(1903-1978)译。高本汉是瑞典语言学家、汉学家。曾任哥德堡大学教授、副校长,远东文物博物馆馆长,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长。研治中国文史学,尤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诂的研究。著有《中国音韵学研究》、《汉语中古音与上古音概要》、《诗经注释》、《书经注解》、《汉朝以前文献中的假借字》、《古汉语字典重订本》、《中日汉字形声论》、《论汉语》等,并将《诗经》译成英文。陆侃如原名侃,字衎庐,江苏海门人,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1932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复旦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著作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左传真伪考》共分为上下二篇。上篇考证《左传》的真伪,认为《左传》是先秦时的著作,不是后人的伪撰。下篇则通过对《左传》文法的分析,证明《左传》不是鲁国人所作。他用《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庄子》、《国语》等书的文法与《左传》文法作比较,证明《左传》的文法特别,而与《国语》较为近似。他又参校《庄子》、《荀子》、《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断定《左传》成书应在秦始皇焚书以前。该书考证非常精审。尤其是他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左传》文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选择了《左传》中的七组助词,统计它们的用法,并以《论语》《孟子》中的语言作为标准的鲁语进行比较,证明《左传》有着为汉代人所无法模仿的语法系统,而这个语法系统和鲁语不同。这种研究方法为《左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因此在1927年前后,此书被胡适首先介绍到中国,并为陆侃如译成中文出版,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高本汉反驳伪作说,却事与愿违地证明了伪作说的某些立论,如《左传》与《国语》文法相近,有人借这个结论,证明《左传》系割裂《国语》而成。因此,《左传真伪考》并没有完全解决《左传》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该书有1927年新月书店印本。

猜你喜欢

  • 玩易意见

    二卷。明王恕(1416-1508)撰。恕字宗贯,号介庵,谥端毅,为明代理学家,为学朴实,大抵推之实施而以于心为安者为足。陕西三原人。正统十三年(145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明史》有传。王恕于弘治十

  • 书记洞诠

    一百六十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生平见于《宛雅》辞目。杨慎曾编成《赤牍清裁》一书,自《左传》至六朝,仅八卷。王世贞增益之,讫于明代,为六十卷。本书仍遵杨慎之旧,起周、秦迄陈、隋,凡长篇短幅,采录无遗,卷

  • 习学记言

    五十卷。又称《习学记言序目》。南宋叶适(1150-1223)撰。叶适字正则,自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历知蕲州、权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

  • 重修长芦盐法志

    二十卷附援证十卷。清珠隆阿撰。珠隆阿,满洲正黄旗人,官安徽按察使。嘉庆九年(1804)为长芦盐政。是书即为这以后纂修。其卷一、卷二为谕旨,卷三、卷四为天章,卷五为盛典,卷六为优恤,卷七为律令,卷八为□

  • 谷俭集

    一卷。晋谷俭(生卒年不详,约东晋元帝初年前后在世)撰。谷俭,字士风,湘州桂阳(湖南郴州)人。元帝初,经刺史甘卓举为秀才,策试高第,授中郎。谷俭少有志行,寒苦自立,博涉经史。终身不仕,卒于家。阮孝绪《七

  • 六书转注录

    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初名礼,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通经史,精小学,著作甚丰,举其要者有《春秋左传诂》、《公羊·穀梁古义

  • 历代史表

    五十三卷。清万斯同撰。十七史自《后汉书》以下,只有《新唐书》有表,其余皆缺,故作者予以一补撰。以《史纪》、《汉书》的体例为参考,作诸王世表、外戚侯表、外戚诸王世表、异姓诸王世表、将相大臣及九卿年表;仿

  • 纬捃·易纬

    无卷数。清乔松年(1815-1875)辑。乔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榆次)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东河总督。卒溢勤恪。纬捃为其搜集古纬书佚文的辑本,多取自文史经传。其易纬部分单独成

  • 篆法偏旁正讹歌

    一卷。明李登撰。胡正言补篆。李登著有《六书指南》、《摭古遗文》,参看此二条。正言字曰从,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歌仿史游《急就章》之例,撰为七言韵语。对于彼此相似、易于相混互讹的篆书偏旁,皆一一举出加

  • 玩易四道

    十四卷。清黄寅阶撰。黄寅阶字俣赓。南海人。曾官潮州惠来县训导。四道者即“系辞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全书卷一至卷十解上下经,卷十一至十三解各卦,十四卷为图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