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五朝诗选
三十五卷。清黄登(生卒年不详)编。黄登字俊升,号积庵,番禺(今属广东)人,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选录唐以下五个朝代与广东有关的诗歌,分为二编。第一编收外地寓贤于广东所作的诗歌,二十卷;第二编收广东本地人所作的诗歌,十五卷。此集地方性很强,对于研究广东的诗歌创作及历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编者将所收外地寓贤统称为“名宦”,则与事实不符。如开卷之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等,并非名宦。有《四库全书》本。
三十五卷。清黄登(生卒年不详)编。黄登字俊升,号积庵,番禺(今属广东)人,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选录唐以下五个朝代与广东有关的诗歌,分为二编。第一编收外地寓贤于广东所作的诗歌,二十卷;第二编收广东本地人所作的诗歌,十五卷。此集地方性很强,对于研究广东的诗歌创作及历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编者将所收外地寓贤统称为“名宦”,则与事实不符。如开卷之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等,并非名宦。有《四库全书》本。
二百五十七种。民国邓实辑。该书为大型中国美术论著汇编,内容包括书画、雕刻摹印、磁铜玉石、文艺及杂记等五类,其中以书画之书为最多。全书分四集,每集十辑收录历代有关著作,而以清代著作为多。但该编每集各辑并
一卷。三国吴韦昭撰。韦昭(204-273)字弘嗣。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韦曜。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初以丞相除西安令,归为尚书郎,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封高陵亭侯,累迁中书仆射,领左国史。后因触
一卷。宋林越(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林越,又作林钺,括苍(今浙江括苍)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少陵诗格》、《汉隽》已著录。此编以杜诗之句重新编排,牵强附会之处甚多。如《秋兴八首》第一首为接项格,有
一卷。晋栾肇撰。清马国翰辑。肇字永初太山。官至尚书郎。《隋书·经籍志》载晋栾肇撰《论语释疑》十卷、《论语驳序》二卷。现已亡佚。《经典释文·叙录》载栾肇《论语释疑》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
三十五卷,清佟世雍修,何如伟等纂。佟世雍,三韩人,曾任成都府知府。何如伟,举人。佟世雍任成都知府时,正值乱后,其掇拾丛残,蔚成志书一部,缔构之艰,良可想见。《成都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共
三卷。明虞谦(1366-1427)撰。虞谦,字伯益,金坛(今江苏南京)人。洪武二十八年(1395)由太学生擢刑部郎,出知杭州府。永乐十六年(1418),命督漕运,后召为大理少卿,进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仁
三卷。旧本题王松年(生卒年不详)撰。王松年,唐末五代人,天台山道士。撰有《仙苑编珠》三卷。古来记述神仙事迹者,常以“仙传”、“真记”等为题目,王松年则以《仙苑编珠》为题。据王松年自序所述,他撰《仙苑编
不分卷。清张玉堂撰。张玉堂号翰生,归善(今广东惠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少习举业,应文童试屡试屡拔前茅。精八法,能拳书指书。曾书“海镜”二个大字,勒于澳门妈阁海岛,雄伟壮观。又书有“墨缘”二字,首称翰墨
二卷。清童能灵(1683-1745)撰。童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该书称洛书是五音之本,河图为洛书之源。河图圆而为气,洛书方而为体。五音为气,气凝为体,体以聚气,然后以声音出之。万事万物皆离不开数,
一百卷。作者生卒年仕履均不详。此书抄本之首有籍圃主人,麦溪、张氏二人小印,但不知著书之人或藏书之人。书中内容是杂采诸子学说,分人伦、性行、学业、政事、人事等五门,每门之中又各分子目。论述每一事件之间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