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宏艺录

宏艺录

三十二卷。明邵经邦(?-1558)撰。邵经邦,字仲德,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经邦以讲学自任,尝采古今论学语,编为《宏道录》。又删掇诸史为《宏简录》。所著诗文,则别为《宏艺录》。即经邦自作志铭所云“三宏集成,瞽开聋鸣者是也。”考其自作小传,称榷税荆州时,裒所著为《宏艺录》。据卷首自序题“嘉靖四年乙酉”,而集中所载,并及于暮年绝笔,故知此录为后人续编,非经邦手定之本。凡三十二卷。集中所载经邦《上武宗疏》及《中兴保治》、《日食建言》诸疏,皆慷慨激烈,足以见其志节。其他诗文,皆抒写胸臆,而不屑以研炼为工。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江冷阁诗集

    十四卷。清冷士嵋(1626-1711)撰。冷士嵋,字湄江,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明末诸生。入清绝意仕进,以授徒教学自给,尝与张自烈、魏禧、魏礼、宗元豫、盛远诸人相互唱和。著有《江冷阁诗集》、《江冷阁文

  • 衡门芹

    一卷。明辛全(生卒年不详)撰,辛全字复元,号天斋,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万历(1573-1620)末贡生,以特荐授知府,未及赴任而卒。辛全为曹于汴的门人,故亦喜讲学。此书皆为论治天下的方法,分为治本三

  • 攸县志

    五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续纂。王元凯,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攸县知县。攸自汉置县,历有明征。志乘创自明初,至万历时已四修。迄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朱英炽、康熙二十三年(168

  • 石鼓文正误

    二卷。明陶滋(?-1536)撰。陶滋字时雨,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行人,嘉靖初官兵部郎中。陶氏认为薛尚功、郑樵、施宿等石鼓训释颇多讹误,遂亲至太学石鼓旁,抉剔刻文,一一校

  • 龟川诗集

    四卷。明董绪(约2570年前后在世)撰。董绪,字禹亏,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其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人称其诗“不求工于声律,而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此集由其子刑部尚书董裕初刻于东莞

  • 史馆正字考

    一卷。是为前清国史馆官书,摘录群书中习见易误之字汇为一册,分为江、山、千、古四部。首画为点者归江部,共收甯、底、祇、祗等一百八十二字。首画为直者归山部,共收虐、、荒、号等一百一十七字。首画为撇者归千部

  • 阙里广志

    二十卷。清宋际、庆长合撰。宋际字峨修,庆长字简臣,均为松江(今属上海)人。明陈镐撰《阙里志》后,后人屡有修辑,但皆芜杂不足观。康熙二十年(1681),宋际任孔庙司乐,庆长为典祭,二人搜求典故,补以修订

  • 列国志传

    见《春秋列国志传》。

  • 耆旧续闻

    十卷。宋陈鹄撰。生卒年、籍贯、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宋代史志及典籍均未著录,仅《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并记陈鹄,宋宁宗开禧以后人。书中内容记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多为旧闻,采摘他书或某人言论

  • 道德真经疏

    四卷。旧题唐玄宗(见《御注道德真经》)御制。唐玄宗李隆基曾撰有《御注道德真经》,又有《御制道德真经疏》,似乎不该有此书,史志也都没有著录。此书卷前有《道德真经疏外传》,开列“见行注者”六十余家,其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