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名臣献寿集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一卷。清李容撰。李容(1627-1705),《国朝先正事略》本传作李,字中孚,号二曲,一号惭夫,又自署二曲土室病夫,学者称二曲先生,陕西周至人。少孤家贫,苦读经史子集,旁及佛、道经藏、稗官小说、九流百
二卷。释水光(生卒年未详)撰。释永光,字海印,湖南益阳人。此集为永光卒后友人西山逸士溥儒为之选刊者。计诗二百六十余首,分为二卷。上卷为五古及五律。下卷则七律及五言绝句。其诗气体高妙,音节自然,以五律为
一卷。清曹溶(1613-1685)撰。曹溶,字洁躬,号秋岳、金陀老圃。秀水(今浙江永嘉)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御史。顺治三年(1646)革职。顺治十一年起官太常寺少卿、户部右侍郎、广东布政
萧隐公撰。隐公原名炎,后称隐公,广东梅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隐公与同人在北京法源寺讲《大学》,因操方言,听众不多,乃著此书。卷首附开讲通告,有恽毓鼎序文以及隐公的自序。大意以为《大学》之道一
一卷。清孟先颖撰。生卒年不详。山西太谷县(今山西省太原盆地东南部)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曾任刑部主事、福建司行走(见癸巳夏季缙绅)。书的前面有韩克均作的序,接着是先颖自序。序的大义是:韩子曾
三十卷。明王象晋撰。王象晋,字荩臣,一字康宇,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甲辰(1604)年间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著作除《群芳谱》外,还有《清悟斋欣赏编》、《翦桐载笔》、《秦张诗余
十二种,八十九卷。清徐绍桢(详见《四书质疑》)撰辑。该丛书所收有经类、史类、算学类及诗集;而除徐绍桢自撰者外,尚收有其父徐灏及他人著作。十二种为《通介堂经说》三十七卷(徐灏撰)、《乐律考》二卷(徐灏撰
十六卷。清邱仰文撰。仰文字襄周,号省斋,雍正进士,山东滋阳(今兖州)人,官至定远知县,著有《省斋自存草》、《读易记》。其说易以宋儒义理为宗,于程传极为推崇。其对汉魏以诸家所作评述,均不见中允,而于程朱
① 一卷。撰者不详。是书凡二十条。其中一条云“伏羲大目,孔子海口,言若含泽,斗唇吐教,陈机授度”。此条“伏羲大目”四字,“斗唇吐教,陈机授度”八字,《群书征引》中无。又“奎主文章,苍颉效象,洛龟曜书,
四卷。清刘廷玑(生卒年不详)撰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红旗。康熙间由荫生累官江南淮徐道,江西按察使,《国朝诗人征略》对刘廷玑有记传。著有《葛庄分类诗抄》十四卷、《葛庄编年诗》、《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