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通论

孝经通论

四卷。邬庆时著。邬庆时字白坚,番禺(今广州)人。《孝经通论》系邬庆时搜集古来孝经家言,总括所见,本诸心得,摘其大要而成。全书凡四卷,被整理成十篇。第一作者,论孝经为孔子所作。第二时代,论孔子作孝经的时代背景。第三经文,论孝经今古文本的文字多寡异同。第四章名,论孝经的分章是否适宜。第五条理,论孝道之外延。第六大义,论孝道在伦理学上的位置。第七会通,论孝道与他经的关系。第八批评,杂引古今论孝经的书。第九表章,论各朝代表章孝经的事实。第十传述,叙传授孝经的经师及其著述。是书虽平平无奇,但引证颇详,便于参考。《孝经通论》的版本为邬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后养议

    一卷。晋干宝(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闻,召为著作郎,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历位散骑侍郎,著《晋纪》,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

  • 冯少墟集

    二十二卷。明冯从吾(约1603年前后在世)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恭定。著有《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

  • 式训堂丛书

    第一集十四种四十二卷,第三集十二种五十三卷。清章寿康编。章寿康字硕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初年是张之洞的谋臣。喜欢研究古籍和金石学,年轻时,跟随父亲到四川,就开始以刻书为事。后来,章

  • 五经通论

    ① 一卷。束晳(约261-303)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西晋经学家、史学家。曾作《玄居释》以明志,阐述“道无贵贱”,“守分任性”的观点,深受张华推

  • 墨子校注

    十六卷。清毕沅(1729-1796)撰。沅字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山人,江苏镇阳人。沅一生著述颇多,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在沅校注《墨子》之前,已有卢文弨、孙星衍二人校注。沅集其成,复检群书,参酌

  • 卧雪堂经说

    一卷。清末至民国袁嘉谷(1874-1937)撰。嘉谷字树圃,号屏山、屏山居士,云南石屏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民国以后,官至云南盐运使,后任云南东陆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

  • 三命通会

    十二卷。原本不著撰人姓名,只卷首题“育吾山人著”,《明史·艺文志》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与此本卷数相合,惟以“通会”作“会通”。今考《星学大成》专论五行者为万民英所撰,此书专论徐子平命学,也应出

  • 郑志疏证

    八卷。清皮锡瑞(见《六艺论疏证》)撰。《郑志》清代有库本、孔广林辑本、袁钧辑本。孔本库本在前,袁钧本后出。袁本依经分类编排附《杂问》,凡八篇。后附《郑记》一篇,《答临硕难礼》一篇。锡瑞此《疏证》之作,

  • 竹汀居士年谱

    一卷。又名《钱辛楣先生年谱》。清钱大昕(1728-1804)自述,其孙钱庆曾校注续编。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以后

  • 阳明文钞

    二十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全书》、《阳明乡约法》、《保甲法》(已著录)。是编系清康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