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娱亲雅言

娱亲雅言

六卷。清严元照(1773-1817)撰。元照字修能,号九能(一作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诸生。治经史务实学,熟于《尔雅》,为诂经精舍高材生,深得阮元、朱珪赏识。曾尽卖所有书,得钱二十六万,购杭州汪氏宋椠本二十册,书癖之名播于一时。晚年移居德清。除本书外还著有《尔雅匡名》二十卷、《蕙桥杂记》一卷、《悔庵学文》八卷、《补遗》一卷、《柯家山馆遗诗》六卷、《词》三卷及《悔庵文钞诗钞词钞》。本书大体仿照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养新录》的体裁,对于自家芳茮堂藏的宋元椠本,苦学有得,校对异文,订正剩义,积久成帙。书前有段玉裁、钱大昕、吴兰庭、徐养原诸序,又有余正观之诗,钱大昕、吴兰庭、段玉裁、梁玉绳、周中孚、徐养原、许宗彦所撰诸札以及元照自序。自序说:“先人年六十三,患河鱼之疾,思以此娱之,因以‘娱亲’名书。其曰‘雅言’,先君所定名。”原本十六卷,删成六卷,包括:卷一,《周易》、《尚书》;卷二,《毛诗》;卷三,《周礼》、《仪礼》、《礼记》(附《大戴礼》);卷四,《左传》(附《国语》)、《公羊》、《穀梁》;卷五,《论语》、《孝经》、《孟子》;卷六,《尔雅》书中援证古义不追求新奇。如《易》“何以守位曰人”,各本“人”多作“仁”,元照认为,守位以人,聚人以财,二语相承,作“人”为合。《书》“女后稷”,各书都作“女居稷”,并说是王肃所改,元照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叙,并作“后稷”,应劭又说:“后主也”,认为如果孟坚原文作“居”,那么应劭就不会训为“主”,这足以作为不是私改之证。又“高宗肜日”,认为高宗是庙号,如果武宗在位,不得有庙号,断定是祖庚嗣位之后,祖己追述其事而作,纠正了金氏《通鉴前编》之错。又“大木斯拔”,《正义》说“斯”就是“此”,元照根据《诗》“王赫斯怒”笺:“斯,尽也”,认为“斯”有“尽”意。《礼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援引《大戴礼》“孔子曰:‘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以之证明《中庸》与《正义》相合。又《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至知之至也”,认为此节在所谓“诚其意者”之前,乃是申说致知格物之义。“臻知之臻”,注释说,或作“至”,以著明知至即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要务,所以说,都以修身为本,而不说以诚意正心为本。本是所厚者,末是所薄者。身不修而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不可能有。能知其本,这就是知之至者,经义初无缺漏。这些,都见解精惬。书中常引述卢文弨、段玉裁之说。有嘉庆刊本,湖州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辨疑

    无卷数。清朝李开先撰。李开先字传一,长寿人。与明朝嘉靖中太常寺卿李开先同名同姓,但并非一人。其易学受于乡人来知德(来知德虽然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但其授待诏则在万历三十年(1602),下距明

  • 郑敷文景望书说

    见《郑敷文书说》。

  • 禹贡图说

    四卷。清周之翰撰。周之翰字翙廷,湖北广济人,诸生。本书是周之翰为授徒而作,不依经文,专门解说地理,所说凡冀州二十六条,兖州九条,青州十一条,徐州十四条,扬州八条、荆州十四条,豫州十五条,梁州二十条,雍

  • 外切密率

    四卷。清戴煦(详见《对数简法》)撰。在戴煦之前割圆八线的研究,杜德美仅求弦矢,徐有壬有切线弧背互求二术,而于割线尚未齐全。戴将此意告项名达,并着手推演,对正余切、正余割四个函数展开式进行研究。项死后,

  • 效颦集

    三卷。明赵弼(约1445年前后在世)撰。赵弼,字辅之,号雪航,南平人。曾任汉阳儒学教谕。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亦不详。弼博学多识,尤精于易。著有《效颦集》三卷和《雪航肤见》十卷,并传于世。《效颦集》系仿宋

  • 易辨

    一卷。明丰坊(详见《古易世学》条)撰。该书认为孔子授《易》给商瞿,将《文言》诸传中凡“何谓也”都当作商瞿问辞,“子曰”以下皆为商瞿所录夫子答辞。又把周公爻辞叫做“易系”。至于筮法,他认为彖专为卜,系专

  • 易象大意存解

    一卷。清任陈晋撰。任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一号以斋,江苏兴化人。任大椿之祖父。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徽州府教授,以通经闻名,有《燕喜堂文集》、《后山诗集》。此书不载经文,惟折衷诸家之说,阐明易象

  • 汉魏石经残字叙录

    一卷(排印本)。王献唐(1897-1960)、屈万里(1907-1979)合著。王献唐,名琯,字献唐,后以字行,山东日照人。1929年任山东图书馆馆长,搜罗乡邦文献及钟鼎彝器、泉币、钵印、封泥、石刻、

  • 未灰斋文集

    八卷。《外集》一卷。清徐鼒(1810-1862)撰。徐鼒字彝舟,号亦才。六合(今江苏六合县)人。道光年进士。官至福宁知府。著有《周易旧注》、《小腆纪传》、《小腆纪年》。此集凡八卷。为徐鼒文集。据集前自

  • 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1806-1864)撰。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同治二年(1863),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次年卒。治经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