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同府志

大同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吴辅宏修,王飞藻纂,文光校补。吴辅宏,安徽歙县人,出身贡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大同府知府。文光字华亭,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大同知府。该志旧有明正德十年张钦纂修本,清顺治九年胡文烨修本,称《云中郡志》。该志为吴辅宏所修纂,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已刊刻印行,后因触碍字面及空格之处多有失检。乾隆四十七年(1782),文光继任大同知府时,复就其原板,参校删补,梓行于此。《大同府志》乾隆四十一年(1776)修,四十七年(1782)重校刻本。全书三十二卷首一卷,分三十二门,为:卷一沿革,卷二星野,卷三疆域,卷四山川,卷五形胜,卷六古迹,卷七风土,卷八巡幸,卷九封爵,卷十至卷十一职官,卷十二建置,卷十三赋役,卷十四学校,卷十五祠祀,卷十六兵防,卷十七至卷十八宦迹,卷十九至卷二十选举,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人物,卷二十四列女,卷二十五祥异,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一艺文,卷三十二杂志。该志较旧志详核而有义法。如其述山川,不以州县为断,而以山川为主,贯串州县,使其阴阳向背,脉络原委,了如指掌。又如旧志列科甲,明以前概置不录,该志则自汉至元,皆搜罗增补,并一一补入武科,以见大同历代科第全观。大同产煤历史悠久,封建统治者不仅不予扶植,反而认为是“矿害”,加以攻讦,该志收录的《矿害议》一文,充分反映了采煤之艰难,极有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读史论略

    一卷,清杜诏撰。杜诏字紫纶,江苏无锡人,康熙年间进士,官庶吉士,以诗文出众受康熙赏识。后来辞官归家,与高僧结九龙三逸社,林居二十年,曾经选中晚唐名诗作,编成《叩弹集》,自著有《云川阁集》、《浣花词》、

  • 四书穷抄

    十六卷。清王国瑚撰。国瑚字夏器,号珍吾,临县(今山西临县)人。生卒年不详。该书在序中被称为《四书主意》。此书立说与朱子迥异,于字句讲求甚详。

  • 续古文苑

    二十卷。清孙星衍(1753-1818)编。孙星衍,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督粮道。于经史、音韵、训诂、文字等均有研究。工篆书,擅诗文,精校勘。著有《尚书今古文注

  • 尚书详解

    ①二十六卷。南宋夏僎(生卒年不详)撰。僎字元肃,号柯山,两浙路龙游(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经学家。据时澜此书序文,僎曾中进士,其他事迹不详。该书博采前人旧说,于林之奇《尚书全解》所取尤多,夏氏为阐明

  • 画苑

    十卷。明王世贞编(生平详见《弇山堂别集》)。此书是古代画学著述的汇编。所收录为谢赫《古画品录》一卷,李嗣真《续画品录》一卷、沙门彦悰《后画录》一卷、姚最《续画品》一卷、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一卷、沈括

  • 河南集

    二十七卷。宋尹洙(1001-1047)撰。尹洙,北宋文学家。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圣进士,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曾参与西北边防事。其性情外刚内和,博学有识度。本集二十七卷与《宋史·艺文志》所

  • 孝经章句

    ① 一卷。清任启运(1670一1744)撰。任启运,详见《周易洗心》条。该书遵用朱熹《孝经刊误》本,而于传第十章增加“君子无不敬也”等一百一十二字。其文与《礼记》小有不同,而今本《孝经》皆无。启运自序

  • 存学编

    四卷。清初颜元(1635-1704)撰。作者小注见《存性编》。此书是作者儒学论著《四存编》之二,全书论述中心意思是孔周等圣贤的学说之所以有别于“异端”,是因为它事事注重实用的学说,与空谈“心性命理”之

  • 周礼精华

    六卷。清陈龙标撰。龙标为福建侯官人。此书首有自序,称“百数家之笺疏训释,……广为采辑。凡可以明礼制、广见闻、资考证者,皆为酌繁就简,撷其精华。”其次为引用书目,所列书目十分详尽。此书虽为制义而作,但书

  • 荛圃藏书题识续录

    四卷,杂著一卷。清黄丕烈撰,由王大隆辑出。王大隆,字欣夫,(1901-1966)浙江秀水人,文献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其时寄居吴县,鉴于江阴缪荃孙所辑《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仅从聊城杨绍和(约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