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义章》原有五聚,二百四十九科,分为十四卷,现存本只有四聚,二百二十门,分为二十卷。本书主要内容是:一、教聚,二、义法聚,三、染法聚,四、净法聚,五、杂法聚(今已佚)。教聚中分有三门,即:众经教迹义,三藏义、十二部经义。义法聚中分有二十六门,即:佛性义、假名义、入不二门义、二谛义、二无我义、如法性实际义、七解脱门义、三有为义、三无为义、四空义、四优檀那义、四悉檀义、四真实义、四谛义、四缘义、五果义、六因义、四空义、五法三自性义、六种相门义、八识义、十因义、十一空义、十二因缘义、十八空义、二十二根义。染法聚分有六十门,即:二障义、三障义、三根三道三毒烦恼义、三使义、三漏义、四缚四流四栀义、四取义、四种身结义、五住地义、五盖义、五下分结义、五上分结义、五悭义、五心裁义、五心缚义、六垢义、七漏义、七使义、八慢义、九种恶觉义、八妄想义、八倒义、九结义、十使义、十缠义、十障义、十四难义、十六神我义、六十二见义、八万四千烦恼义、身等三业义、三性业义、三受报业义、三界系业义、三时报业义、四曲秽浊三业义、黑白四业义、五逆义、六业义、七不善律仪义、八种语义、九业义、十不善业义、十四垢业义、十六恶律仪义、饮酒三十五失义、二种生死义、四生义、四有义、四识住义、四食义、五阴义、六道义、七识住义、八难义、九众生居义、十二入义、十八界义、二十五有义、四十居止义。净法聚有一百三十三门,分因法、果法两类。因法一百一十五门是:发菩提心义、回向义、金刚三昧义、断结义、灭尽定义、一乘义、二种庄严义、二种种姓义、证教二行义、三归义、三学义、三聚戒义、三种律仪义、业观舍义、三慧义、三种般若义、三智义、三量智义、同相三道义、别相三道义、三种住义、烦等四心义、人四依义、法四依义、四圣种义、四亲近行义、转业四行义、四修定义、四不坏净义、四坚义、四种道义、四种善法义、四种味义、四德处义、四种求知义、四陀罗尼义、四无量义、四无碍义、菩萨四无畏义、四摄义、五愿义、五戒义、五品十善义、五停心义、五圣支定义、五圣智三昧义、五智义、五忍义、五种菩提义、五种方便义、五种善法义、五行义、五生义、五无量义、五德举罪义、五种教诫义、六波罗蜜义、六念义、主种决定义、六妙行义、六种善法义、六和敬义、六修定义、六三昧义、六摄义、七善律仪义、七净义、七财义、七种大乘义、七地义、八戒斋义、八禅定义、八解脱义、八胜处义、八行观义、八大人觉义、八法摄摩诃衍义、九次第定义、九想观义、九断智义、十想义、十一切入义、十圣处义、十种慰喻义、十愿义、十种供养义、十无尽藏义、信等十行义、十明义、十忍义、十无生忍义、十住义、十行义、十回向义、十地义、十功德义、见性十法义、涅槃十因义、菩萨十力义、菩萨十无畏义、三乘共十地义、十智义、十一智义、十一净义、十二头陀义、十二巧方便义、十三住义,离十四垢业义、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义、十四化心义、十六特胜义、菩萨十八不共法义、二十种法师德义、贤圣义。果法十八门是:涅槃义、无上菩提义、净土义、三佛义、三智义、四智义、四无畏义、五分法身义、五眼义、六通义、十号义、十力义、十八不共法义、百四十不共法义。杂法聚虽然文佚,但是据道宣的传说推考,当有二十九门。慧远的《大乘义章》代表了他所宗的南道地论师的观点和释经方法,对当时流行的《毗昙》、《成实》,处处予以精简。对远传师菩提流支之说作了直率的批评,而一时传为南地论师所撰的《大乘起信论》也多处引用,足见《大乘义章》在博寻旧解,穿凿新奇,精爽宏瞻等方面的价值所在。现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有载。

猜你喜欢

  • 笋梅谱

    二卷。明释真一撰。释真一,真实姓名、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只知其天启七年(1627)居住在杭州法华山龙归坞,著有《笋梅谱》一书。是书主要记载释氏所居之地的各种笋类和梅花。因该地笋类、梅花极盛,故撰此书

  • 青林杂录

    一卷。明王薰(生卒年不详)撰。王薰,字简之,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人。明嘉靖中为黄岩县学生。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盖其随笔记录之文,后人抄而传之者。如第五页中间一条,上书一“”字,下注“实物于器之名”六

  • 字鹄

    一卷。隋颜愍楚(其生平不详)撰。此书载于《秘册丛说》中,凡一百五十三条,其中前一百余条曰《俗书正误》,旨在纠正俗书之误写,如“美从大,从火非”,“博协从十,从忄非”;后五十余条曰《讹习诸字》,旨在订正

  • 太函集

    一百二十卷。明汪道昆(1525-1593)撰。汪道昆生平详见《五车霏玉》条。是集为汪道昆诗文集。凡一百二十卷。初刻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其中,文一百零六卷,诗十四卷。卷首有自序及目录六卷。道昆在

  • 东墅诗集

    六卷。明周述(?-1436)撰。周述字崇述,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廷试第二名,授翰林编修。宣德中累官至左春坊左庶子。著有《东墅诗集》。述性情温厚简静,文章雅赡。观是集,其

  • 国门集

    二卷。明凌濛初撰。凌濛初著有《圣门传诗嫡冢》。此集分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皆为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二集并于诗末附杂文数篇。四库编著者谓:“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

  • 朱文端公藏书

    十三种,一百七十六卷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朱轼(详见《周易传义合订》)撰辑。十三种为《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春秋钞》十卷首一卷、《孝经注》一卷附《孝经三本管窥》三卷、《仪礼节略》十七卷图三卷、《大戴礼

  • 金华经籍志

    二十七卷。胡宗懋撰。胡宗懋,生卒不详。此目为收集金华郡所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等八县所著书籍,依四部编排。首列书名、卷数,次著录撰者时代、姓名、籍贯,再为引据史志中各种书目的

  • 口北三厅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金志节原本,黄可润增修。金志节字籍不详。黄可润,福建龙溪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任宣化县令。口北三厅,即指清朝时在张家口、独石口及开平之多伦诺三处分别设理事厅管理当地民事,现

  • 词律

    二十卷。清万树(约公元1692年前后在世)撰。万树生平见《璇玑碎锦》条。此书为纠正《啸余谱》和《填词图谱》及诸家词集之舛异而作。《草堂诗余》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五十八字之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