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多识集

多识集

十二卷。清魏裔介(1616-1686)编。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昆林,直隶柏乡(今属河北省)人。顺治进士,从顺治四年至十一年,他已由工科给事中逐级升至兵科都给事中,顺治对他任其职的突出表现非常赏识,多次召见,顺治十二年,破格提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任职期间,他对有关农政、圈地、财赋、吏治等方面,均有建言,其中,不少奏议都获准实行。1657年,顺治十四年,他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能图等人奏请更定“世职袭例”,触怒了顺治,从此,魏裔介屡遭申斥,并被革职,他不得不暂时离开政治中心,潜心研究理学,辑刻自己的著作。1661年2月顺治帝去世,康熙继位,魏裔介再次复官,多次担任科场之职,因此,名盛一时。魏裔介以维持宋代哲学家朱熹的道德准则而闻名,写过许多儒家经学之作,也写过数卷杂记之作,均散失,只有其散文和诗集辑入《四库全书》中。著有《魏贞庵诗》一卷、《魏石生诗选》一卷、《论性书》一卷、《琼琚佩语》一卷、《魏文毅公奏议》三卷等。《多识集》全书共分八种,即一、快书秘录。二、广快秘录。三、明百家说,这三种都是杂录了前人之说。四、耕余杂语,为宁阳张攀龙撰。五、谭韵新书,摘王元祯《湖海搜奇》等书而成。六、遗诗碎金,都属诗话。七、三国问答,为陈继儒撰。八、梨云尺牍,为袁宏道撰。《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猜你喜欢

  • 宋四家诗

    四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谓“四家”:一为施枢《渔隐横舟稿》,一为徐集孙《竹所吟稿》,一为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诗选》,一为敖陶《孙臞翁诗集》。不解何以取此四家,配为一集之意。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编为一

  • 今古奇闻

    二十二卷。题“东壁山房主人编次,退思轩主人校订”。东壁山房主人为光绪间上海的刻书家王冶梅(名寅)。该书为小说选集,收小说二十二篇,每卷一篇。前载王冶梅序说:昔年游日本时搜古书得此本,带回翻刻。但见书中

  • 困学录集粹

    八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摹仿《读书录》、《居业录》二书体例,前六卷是作者各个时期在性理学说上的心得、笔记,第一、二卷题名为“河干公余”,第三、四、五卷题名为“闽署公余”,第七卷以下则是作者

  • 诗经笔记

    四卷。明蒋以忠(生卒年不详)撰。蒋以忠字伯孝,学者称贞庵先生。常熟(今属江苏)人。隆庆进士,任广平知府。有文名,著有《艺圃琳瑯》、《清权山人集》等。《诗经笔记》为蒋氏的读《诗》札记,只录篇目,不录诗文

  • 保间堂集

    二十六卷。明赵士春(约1651年前后在世)著。赵士春,字景之,号东田居士,常熟(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十年(1637)进士及第,授编授,因抗疏杨嗣昌入阁而忤帝,被谪为广东布政司照磨。后复官

  • 诗切

    不分卷。清牟庭撰。庭初名廷相,字默人,山东栖霞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官观城县教谕。该书大旨以为鲁申培受业荀卿门浮丘伯,齐辕固、燕韩婴非别有师授,各就鲁诗自推其意,最后赵人毛苌托名

  • 觉世名言

    见《十二楼》。

  • 忏摩录

    一卷,清彭兆荪(1768-1812)撰。彭兆荪字湘涵,又字甘亭,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平生著述宏富,主要有《小谟觞馆诗集》八卷,《诗余》二卷,《潘润笔记》,已著录等。《忏摩录》为兆荪早期作品。姚椿

  • 文学兴国策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译,吴江林廷旭述。同治十年(1872),日本政府首次派员出使外国,日本官员森有礼(1847-1889,曾于1875-1878任驻华公使)被派往美国任职,并奉政府命

  • 西藏全图附说

    不分卷,清嵇志文纂。嵇志文(?——1896)字庚楼,浙江德清县人。由监生报捐从九品,指分四川,洊保候补知县。光绪元年(1875)加捐同知衔接管拉里粮务,随后调裹塘。光绪十二年(1886)驻藏大臣文硕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