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订韵字辨同

增订韵字辨同

五卷,补遗不分卷,清彭元瑞撰、郑擢彤补遗、翁方纲拟定凡例。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至礼兵吏诸部尚书、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工诗文,善鉴别书画、彝鼎。尚著《金石考文提要》、《经进稿》、《知圣道斋跋尾》等。郑擢彤字陆堂,山东莱阳人,曾官河南孟津县知县。是书彭氏自序略云:曩余初入翰林,馆课诗赋,虑舛官韵,因取《佩文韵》之重收者钞审音义,取便操觚。大兴翁学士见而借录,嗣学士视学粤东,镌示诸生,版留羊城。同人以出余手,辄来相索,无以应之,因重刻此帙,用代缮写之劳。其“例言”及一二为学士是正者概应其旧云。翁方纲“例言”七则,其要云:曩有《韵字参互》一卷,时欲增补而未暇。昨见南昌彭掌仍编修所钞《辨同》二卷,喜其详备,间有一二未尽者,因取旧稿,参校补正,析为五卷,仍用编修书名,钞写体式一依之。又郑擢彤“引言”大意谓:彭云楣先生《韵字辨同》,李沧云先生视学中州,重刻一帙。余自庚午(1810年)春,司牧孟津,取原书手自增校,亟付诸梓,以期广为流布云。末署嘉庆乙亥(1815年)初夏。本书体例是按诗韵汇辑字同韵异之字,各为标注其意义之别,如“中”字在平声一东韵者,义为内也,又中央、中酒、又姓;在去声一送韵者,义为当也、射中、律中、中兴之类。第一卷为上平声,第二卷为下平声,三四五卷分别为上去入声。补遗卷则总摄四声而一贯之。是书义例简当,行格清晰,为斯时颇受士人欢迎的著作。是书初成曾刻于江南广东河南等地,增订本系嘉庆二十年乙亥岁(1815年)青柯亭重刊者。

猜你喜欢

  • 槿花村吟存

    不分卷。清夏昆林撰。夏昆林清末人,籍江苏高邮。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人少负异才,不乐仕进。诗学于父,而练于酬唱。《槿花村吟存》一帙,事不出家庭,足不越里党,或看花而步月,或即景以怀人,皆形诸笔端。虽然

  • 卫济宝书

    二卷。旧题宋东轩居士撰。东轩居士为何许人不详,只从该书董琏序中有乾道纪年可考知其当为南宋孝宗(1162-1188)以前人。此书原为一卷,久无传本,《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分为二卷。前有董琏序

  • 尚书辨疑

    一卷。清刘青芝撰。刘青芝字芳草,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雍正甲辰进士。其所撰《尚书辨疑》一卷,只有九条。书前有刘华岳序,后有刘青芝自识。刘青芝以其所疑者,向其好友王尔缉、周伯章询问,周、王二人都回答他说

  • 赏雨茆屋小稿

    一卷。清符曾(1688-?)撰。符曾,字幼鲁,一字子幼,号药林,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因父丧未与试。官至户部郎中。符曾博学多才,对诗的功力尤深。他与樊榭、赵昱

  • 自娱吟草

    四卷。清金廷桂撰。生卒年未详。金廷桂字染香,自号石顽,江苏常熟人。诸生。生平勉学笃行,味道守真,喜读马班三史,于班书尤熟,成《三史札记》二十卷。其诗稿甚富。沈曾植为选一百八十五篇。金廷桂年逾八十,手定

  • 经义考补正

    十二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四库全书总目》把朱彝尊《经义考》列入史部目录类,很不合适。张之洞《书目答问》把它列入经部总义类,较为妥当。方纲本书也是如此。本书虽多补正,但往往有举其细而遗其巨

  • 离骚辩

    一卷。附《山鬼》不分卷。清朱冀(生卒年不详)撰。朱冀,字天闲,号悔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朱氏对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甚为不满,故撰《离骚辩》加以反驳,并自立新说。还于书前标“别开生面”

  • 勉庵说经

    十卷。清齐祖望(生卒年不详)撰。祖望字望子,号勉庵,广平(今河北省鸡泽县)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除此书外,还著有《素心堂集》、《增补洗冤录》等。此书包括《读易辨疑》、《尚书一得录》、《诗序

  • 姚少监诗集

    十卷。唐姚合(775-约855)撰。姚合,陕州陕石(今河南)人。宰相姚崇之曾孙。登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又为富平、万年二县尉。宝应中历监察殿中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为荆、杭二州刺史。

  • 图书编

    一百二十七卷。原名《论世编》,明章潢(1527-1608)撰。章潢字本清,江西南昌人。喜好经史,主讲白鹿书院,授顺天府学训导。著有《周易象义》、《春秋窃义》等。章潢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始,辑录历